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白芷的炮制方法与临床上的应用

2017-08-25 18:26:07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白芷又名川白芷,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系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的炮制方法始见于《雷公炮炙论》,谓“ 凡使,采得后,刮削上粗皮” 等。历代使用的白芷炮制品有生白芷、炒白芷、煨白芷、白芷炭、蒸白芷、酒白芷、醋白芷、盐白芷、米泔制白芷、萝卜制白芷、黄精制白芷、斑蝥制白芷等,现今常用的为生白芷。那么,白芷是怎样炮制的呢?不同炮制方法在临床又如何应用呢?下面请看小编为您带来的介绍。

  一、古代炮制方法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用黄精制(《雷公》)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炒黄、湿纸裹煨(《博济》)、焙制(《活人书》)、醋浸焙干(《总录》)、米泔浸(《急救》)、斑蝥,酒制(《疮疡》)等方法。元代有盐水炒、醋炒(《世医》)的方法。明代增加了酒炒(《滇南》)、炒黑用(《蒙筌》)、烧存性(《医学》)、面裹煨(《准绳》)、酒浸(《启玄》)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蒸制(《本草汇》)、煅制(《切用》)、萝卜汁浸(《治裁》)、酒洗(《增广》)、酒蒸(《医醇》)等多种炮制方法。

  二、现代炮制方法

  白芷,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六七成透,晾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三、炮制成品性状

  白芷为圆形的厚片,表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可见方形或圆形棕色环,皮部散布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白芷的炮制方法与临床上的应用

  四、炮制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经、大肠经、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

  白芷临床多用生品,软化切片,便于调剂和制剂,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五、不同炮制品在临床上的应用

  1.生用

  (1)风寒头痛:常与防风、羌活、细辛等同用,具有散风寒,止头痛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项强,鼻塞,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阳明头痛:常与川芎、防风、荆芥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如川芎茶调散(《局方》)。

  (3)偏头痛:常与细辛、石膏、乳香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半边头痛,如白芷细辛吹鼻散(《种福堂公选良方》)。

  (4)鼻渊头痛:常与辛夷仁、苍耳子、薄荷叶同用,具有散风邪,通鼻窍的作用,用于风邪上攻,致成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前额疼痛,如苍耳散(《重订严氏济生方》)。现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

  (5)诸风眩晕:常单用本品炼蜜和丸,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用于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如都梁丸(《百一选方》)。

  (6)疮疡肿痛:常与当归(酒拌)、川芎、白术(炒)等同用,具有消肿排脓的作用,用于疮疡肿毒,气血两虚,久脓难溃。或溃脓久不收敛,如托里散(《发挥》);若与穿山甲(炒)、升麻、皂角刺等同用,用于痈疽已成未溃,如托里透脓汤(《金鉴》);若与川芎、当归、连翘等同用,用于孕妇乳痈,亦用于各种痈疽初发,如托里解毒汤(《万氏女科》)。

  (7)毒蛇咬伤:常与雄黄、炙甘草、乳香同用,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毒蛇、蜈蚣咬伤,如白芷护心散(《医学心悟》)。

  (8)赤白带下:常与煅乌贼骨、煅胎发同用,具有燥湿止带的作用,用于下元虚弱,赤白带下,或经行不止,如白芷散(《妇人良方》)。

  2.制用(烧存性用)

  白带连绵:常与黄连(炒)、扁柏(酒蒸)、黄柏(炒)等同用,具有燥湿止带的作用,用于肝郁气滞,湿热下注,白带连绵,如当归煎(《丹溪》)。

 

标签:
白芷白芷炮制中药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