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老君须,葞,婆婆针线包,老虎瓢根,白龙须,白幕,东白微草,巴子根,山烟根子,龙胆白薇,春草,骨美,金金甲根, 白微,白马薇,薇草,拉瓜瓢,芒草,黄缘花合掌消
RADIX CYNANCHI ATRATI
寒
根和根茎
苦,咸
清热药
肝经,肾经,胃经
山东,辽宁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5~10g。
栽种2-3年后,在早春、晚秋,挖取根部。
洗净,晒干。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置通风干燥处。
1.治疗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一两,当归一两,人参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2.治疗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二两,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普济方》)
3.治疗金疮血不止:白薇末贴之。(《儒门事亲》)
4.治疗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5.治疗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备急千金要方》)
1.白薇配伍刺蒺藜:白薇凉血益阴、退热除蒸;刺蒺藜散风明目、疏肝解郁、下气行血。二者合用,有清热平肝、凉血行血、疏风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经风热上扰以及血虚肝旺、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昏、头晕、头胀、目眩、失眠、多梦等症。
2.白薇配伍地骨皮: 二者皆清热凉血,入血分退热除蒸。但白薇走阳明经,泄胃热透邪外出;地骨皮走太阴经,清肺热除热于内。二者伍用,清里透表并用,共奏凉血除蒸之功效,用于治疗潮热、骨蒸、午后发热等因营阴不足而致者。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萝蘼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粗短,有结节,多弯曲。上面有圆形的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10~25cm,直径0.1~0.2cm。表面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鉴别】(1)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通常仅部分残留。下皮细胞1列,径向稍延长;分泌细胞长方形或略弯曲,内含黄色分泌物。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导管大多位于两侧,木纤维位于中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大量淀粉粒。
粉末灰棕色。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7~45μm。分泌细胞类长方形,常内含黄色分泌物。木纤维长160~480μm,直径14~24μm。石细胞长40~50μm,直径10~30μm。导管以网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为主。淀粉粒单粒脐点点状、裂缝状或三叉状,直径4~10μm;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薇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 不得过4%(通则2301)。
水分 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3.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9.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