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用美洲大蠊研发出3种新药 蟑螂药用项目获云南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06-03 08:59:13    来源:云南日报

大理医学院(现为大理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针对美洲大蠊进行40多年的开创性研究,先后开发出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和肝龙胶囊3个新药,并实现产业化。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美洲大蠊又名蟑螂,其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云南和四川等地,彝族民间用蜚蠊治疗疮疡久不愈、乙型肝炎等。但美洲大蠊生活环境特殊,携带有50多种致病菌、病毒和过敏原,其成药性是一大难题,致使其现代药物制剂成为空白。

针对美洲大蠊药效作用机理不清、产品和原料质量控制难、临床研究及评价不足等问题,大理大学教授李树楠率领研究团队经过40余年的研究,阐明了美洲大蠊生物学特性,构建了中药材美洲大蠊养殖技术体系和GAP工厂化车间生产模式。同时,根据民间药用经验,率先提出用美洲大蠊研发治疗粘膜修复、心力衰竭和乙型肝炎新药的研发思路,从物质基础、制剂工艺、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了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和肝龙胶囊3个新药。

据研究团队成员、大理大学教授彭芳介绍,美洲大蠊研发成果成功转让相关企业后,系列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近两年销售收入达37.19亿元。其中,康复新液入选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为国家医保乙类药品,该产品近年来在消化系统溃疡中成药市场保持销量第一。目前,基于美洲大蠊研究成果研发的“生命活素”牙膏也已上市销售,抗肺癌中药“美蠊胶囊”正进行临床前研究。(云南日报 记者季征)

 

标签:
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研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