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2018-02-13 14:44:21    来源: 罗浮散人-蒲公英

中药外源性毒害,不是中药本身的毒性造成的不良反应,而是中药在生长种植、存贮、流通、生产过程中受的污染,与药材本身使用无关。

药典规定的中药外源性毒素主要有农残、重金属与有害元素、霉菌毒素、二氧化硫残留、染色等。

先看几组数据。

一、第三方检测数据:

绿色和平组织在2013年委托第三方检测的数据,7个中药品牌公司65种药品样本里有48个都被检验出农药残余。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二、中药有害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平台披露数据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数据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谁制造了触目惊心的中药外源性毒害?

三、CFDA2017年中药饮片专项抽检不合格饮片中有关外源性毒害数据

(有于数据量太大,这是不完全统计。)

1、农药残留量不合格:人参47批。

2、重金属与有害元素:金银花1批。

3、黄曲霉毒素:远志12批,胖大海1批

4、二氧化硫残留不合格:板蓝根27批、浙贝母21批、当归18批、白芍4、白术10批、百合2批、粉葛3、山药2、白及、土鳖虫、党参各1批。

5、存在染色问题。

84批次红花检出酸性红73、胭脂红、柠檬黄、金橙Ⅱ或日落黄,7批次五味子检出胭脂红或酸性红73,28批次延胡索、6批次黄连检出金胺O,9批次朱砂检出808猩红,

6、其他掺假:[镁盐、铝盐]白鲜皮5批,[氨盐]白矾87批。11批次乳香、17批次没药检出松香酸。

当然上面的数据不过中药受外源性毒素污染的冰山一角,真正百度下,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药被检出外源性毒素呢。

屡禁不止?这些东西是那里来的。

1、药材生长环境受到污染

部分药材的生产环境受到污染,工业化带来的是环境污染,药材的生产环境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当然有些药材自然来源带重金属,如冬虫夏草和矿石类的药材砷盐超标、海产品类等。

2、栽培时化肥、农药的滥用

人工种植过程中,除草剂、杀虫药、化肥和植物激素、防腐剂等滥用。有些农药会累积到土壤中,变成重复污染。虽然有GAP试行版,但这样的正规军毕竟太少。散乱,一哄而上的种植占多数。农民要增收啊,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3、贮存过程

药材由于大部分是植物,贮存过程容易发霉腐烂、长虫。而用熏硫作防治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手段。熏硫发挥着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效果。有些如金银花甚至还可增加绿原酸的含量。一些药材传统上就有熏硫习惯。但由于熏硫的方法不好掌握限度,造成了二氧化硫残留不合格。各种药材熏硫历史悠久,直到新闻媒体揭露银花过度熏硫,引起公众哗然,才引起重视。2013年12月1日中国药典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正式实行。但在食品行业中,二氧化硫也已被广泛使用的,如白糖,还有大家平常喝的红酒。所以我不喜欢红酒的,总感觉口味怪怪的。

4、流通过程中的掺假制假

当药材从产地来到药材商手里,商人是逐利的。于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掺假手法开始动作。且资本的进入造成垄断,因囤积居奇,药材被按价格掺伪掺重,再流入市场。

一则旧闻,某中医药大学教授,在服用别人送的冬虫夏草时,重金属中毒进了医院。而因服用冬虫夏草入院的新闻亦好多,可自行百度。据闻不良商人可以把冬虫夏草每1千克能掺入1百克的重金属。按现在的市场价,每公斤13-15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暴利惊人!但从未听说那个药商被抓进去的。当你发现时,别人早已马隐南山了。

某些药商甚至从药企把药渣买来掺假,这也是染色的主要来源。真真假假,总人上当的,且这么多染色的,即使企业进货时都全检,成本也是惊人的。而这么多种染料,防不胜防啊。

5.生产企业的管理漏洞

某些饮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好卖相对产品染色。制剂药企因辅料使用不当导致,如毒空心胶囊事件;或使用中药提取物直接生产或劣质药材投料,为了使性状合格而使用食用色素染色,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药材从产地种植到药企的流通过程中,管理环节缺失是造成外源性毒害的主因。

药典2015版关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草案中,在《中国药典》附录中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铅不得过10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5mg/kg;汞不得过1mg/kg;铜不得过20mg/kg。” 后正式版时没有列入,估计主要就是考虑企业检验成本。但从2020版编写纲要里,全面实行是大势所趋。

通过标准倒逼药材种植规范,来减少及防止药材外源性毒害。但这道最后的防火墙真能起到大作用吗?当然有效果。

但会增大药企成本,(据业内人士估计光设备配备就要几百万)使得中小药企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加快了行业的洗牌。

当一批批的药材检验不合格时,检验过程中不用成本?药材报废不用成本?造成社会资源多大的浪费。另考虑到药材的不均一性,大批量的药材难道不会漏检流入药企生产环节?

不从源头抓起,减少药材种植、贮存中的污染、堵住流通环节中掺假制假的漏洞。监管是不是有点的本未倒置?

一直梦想,在大数据的今天,能让中药从幼苗开始就一路健康成长,可扫码溯源,免检进入药企,安心交到消费者手里。

 

 

标签:
中药外源性毒害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