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重庆“茯苓种植大王” 去年收入高达五百万

2014-08-15 17:24:15    来源:丰都新闻网

“看!今年的茯苓成熟了。这一个就有50多斤重,能卖两三百元。”近日,丰都县湛普镇中平村茯苓种植基地内,张国象扒开泥土,指着一块超大号“红薯”向笔者介绍。

茯苓形似红薯,其实是一味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

张国象从小患有视神经萎缩疾病,是一名残疾人,近年来干过许多行当,都以失败告终。如今,他却成了远近闻名的“茯苓种植大王”。

他是在2010年开始尝试种植茯苓的,起因是听一名老中医说起这味中药市场前景可观。由于不懂技术,10万元投入当年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所幸,丰都县科委得知此事后雪中送炭,专程委派技术人员前来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张国象这才渐渐入了门。

2012年,茯苓种植基地首次实现盈利,从此渐入佳境,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张国象没有就此满足,在一次次尝试的基础上,自行摸索出一套备受赞誉的袋料茯苓菌包栽培新法:将废弃的松树枝以及木材边角料进行袋装,通过高温灭菌接原种,待菌丝长满后即移栽下地。采用这种方法,亩产值可达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迄今,张国象已经在丰都湛普、包鸾等乡镇建立了自己的茯苓示范种植基地,面积共计500亩;同时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导周边村民一起种植茯苓增收。

去年,他的茯苓种植基地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产品主要经由湖南靖州的茯苓集散地销往国内外市场。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标签:
茯苓茯苓种植茯苓种植大王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