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点评 > 正文

谁持彩练当空舞

2012-06-28 05:17:55    来源:康美中药网

近期市场行情依旧不温不火,销售淡季继续延续,大货走动仍旧缓慢,市场交易仍以小批量为主,不过令药商欣慰的是药材价格有所企稳。平稳运行将是近期市场的主旋律,价格虚高药材毕竟已经有所释放,一些药材价格甚至到了谷底。市场经营商目前大多采取的还是勤进快销的经营策略,持货商家依然还为销路犯愁,药材生产企业经过整顿,已经慢慢恢复生产,但是采购仍然采取以需代购的策略,也不大量采购,药店依然采取少量进货的办法维持正常营业,加之药材市场自身的整顿,诸多因素依然使目前的市场略显萧条。

面对目前市场不温不火的现状,药商似乎已经有所接受,甚至有点习以为常——不再悲观失望。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市场,倒不如我们去适应市场,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倒不如我们遵循规律,因为低迷的行情并非仅仅体现在药材市场,其他的行业甚至有过而不及,地产行业的萧条,红酒市场的大跌,翡翠投资的遇冷,不都是投资浪潮的无序所致?中药材市场行情潮涨潮落、跌宕起伏,中药材价格的大起大落,在这个过程中多少人创造了财富梦想,成就了千百万富翁,又有多少人痛心疾首、彻夜未眠,更有甚者损金折银、血本不归。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市场价格?中药人为之而纠结,都想揭开她的面纱,一睹她的庐山真实面目。作为药商谁也不想时坐浪尖,时落深渊;作为经营户谁也不愿看到心惊肉跳的场景;作为药农也不希望药材价格一落千丈;药材生产企业更不希望价格的起伏不定,消费者也不愿看到药材价格的一路走高。平稳运行对谁来说都好处,但是又有谁能左右的了?

市场低迷行情短期仍然难以有所改观,卖货难依然是现阶段药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暂时看不到踪影,市场经过整顿,药材质量有所提升,就连药企也不仅仅只要求药材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层层检测已是不得不考虑的话题,第一步看的是外形,不符合要求含量不测即作退货处理,更别说掺杂使假了,医院药店对饮片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定期的抽检同样影响着供货商的声誉,市场药材同样也以质论价,谁也不再抱着侥幸心理来经营——适应市场,规避价格调整带来的损失已经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价格高了愁卖,低了愁亏。药商到现在才真真切切明白游资炒作并非市场行情的真实体现,缺乏对主体市场的了解,缺乏对药材产量——销量——库存量的分析判断,被热钱所左右的行情并不能释放正确的信号,往往只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最终受伤的还是许多跟风的散户,借机炒作是一些大户投机惯用的技法,这样的消息来得越猛烈,反倒印证了这些资金心理没底,越需要一轮急涨行情来抛出手中的存货,三七行情的暴涨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这一点,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话也许有些绝对,不过此刻完全可以用在当前的市场,一轮轮的暴涨暴跌,更多的是中间环节的博弈,短期的供需矛盾往往是有些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通过此次过山车般的洗礼,小经销商经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如果囤积了一些货,那就更加“凄惨”。八角的现状已经表明了这些人得无奈,一些对八角一无所知的新手此次损失更大,记得有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去年以40万元的价格卖掉出租车而入手八角,目前已经后悔莫及,更甚者拿着贷款去买货,现在已经到了连利息都扛不住的境地,与两年前的只要有货就可以加价往外卖的情景天差地别。隐性的库存依然不容忽视——山茱萸、高良姜、黄连、八角、板蓝根、当归、白芍、草果、白术、杏仁等等,高价行情刺激下的扩种同样令药商胆颤,今年的一些品种同样迎来丰收年,产量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麦冬、太子参、川芎、山药、紫菀、知母、白芷、白术、元胡、半枝莲等等;市场持货商成本较高的元胡、麦冬、白术、草果、八角、山茱萸、白芍、川芎等等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一些药材价格已经降到低谷的品种山药、板蓝根、紫菀、八角同样令药商向往。对于行情的好坏,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想必许多药商已经懂得了更多道理。对以后的经营也已经心中有数了——不再打无准备之仗。流通环节的畅通,信息环节的透明,已经使得游资望而止步。

药市年年有淡季,只不过今年的淡季来得更早更猛烈点而已,尤其是价格波动过大的情况下,药商感受更为强烈,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实,尤其是那些心有不甘的持货商更是不知所措,卖还是继续持有依然没有明确的目标,纷乱复杂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无形中又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虽说大环境如此,但是怎么偏偏摊到我?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严重缩水,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光明?“一夜回到解放前 ”是许多药商的同感。想当初盲目的跟风到如今的理智,多少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的感觉,这一点黄连持货商深有感触,以前黄连历史高价诱惑着黄连持货商,利好因素一波接一波的袭来,无奈只是“无疾而终”;山萸肉----一个略带“甜味”的品种,一个多商认为有大户支撑的品种,此时的行情也摇摇欲坠,大户也难以改变它向下的趋势;草果一个利好因素被人为夸大的品种,此时再也无法冲高,哪怕是产地的干旱也不能使之再现辉煌?“树倒猕猴散”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再多的利好此时也显得弱不禁风?一些人又以山萸肉产地的干旱来掀起又一波的浪潮,可惜的是跟风者越来越少,行情并不会像新疆的红花那样因干旱而上涨,毕竟库存太大,目前的干旱似乎已经使一些药商看到了希望,半枝莲产地药农的惜售,价格的小幅反弹,也是由于产地干旱造成半枝莲二茬受到影响所致,只是行情不会变化太大,毕竟今年头茬产量不小;白芍同样受到干旱的影响而使一些商家欣喜若狂,但是影响多大尚不可定论?只是商家又有了炒作的资本?能否如愿?想必药商心知肚明?

面对目前的状况,持币观望者依然不少,何时入手?依然不得而知,风险与机遇相随而生,只是在市场行情依然不稳的情况下这些人还是犹豫不决?静观其变者也不在少数,毕竟他们已经历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打击;另一方面亏损清仓者也不在少数,毕竟他们看不到上涨的希望,但是这些货源有谁来接?只有那些有采购计划者来购买,市场赊账现象有增无减,反正你不卖有人卖,你不赊账有人赊?这也是目前市场的真实写照。药商形象的把现在的情况比喻成“十个馒头一个人吃”跟以前的“一个馒头,十个人吃”能一样吗?个中无奈显露无疑——这就是市场的规律,此一时彼一时。

面对当前的市场现状我们也不要恐慌,更不能杯弓蛇影,因为许多行业同样面临着一样的困境,整个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油价的下调,为三年之最,据说7月中旬依然有下调的可能;央行的利率下调为三年半来得首次,据分析今年仍有降息的可能;发改委的大规模的投资,都在释放出一种信号------刺激消费。这些政策的出台势必对当前中药材市场低迷的行情有所利好,对药商脆弱的信心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而且无形中会提升药商的投资欲望,其他的投资或许会转移到药材市场,将使得目前中药材行情低迷的预期有所改观——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已。

 

标签:
亳州药市浅谈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