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三七 要500多元,现在中药材怎么涨了这么多啊?”一位市民日前向记者抱怨说。4月6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中药堂和各大医院发现,以西南为主产地的中药材如三七、党参等,均大面积涨价。 一名从事中药材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中药材的价格便一路攀升。拿三七 来说,就从之前的200多元一公斤,涨到现在的500多元一公斤。党参 、田七、天麻 的涨幅均在20%~30%左右。就连最常用的药材———清热解毒的金银花 ,也从之前100多元一公斤涨到了现在的300多元一公斤。 “用量不减而产量在减是涨价的主要因素。”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西南地区是我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地。近几年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造成当地不少中草药材大幅减产,其滞后效应在中部终端零售市场显现。而国人对中药也越来越重视。一方面产量降低,一方面民众的刚性需求增长,从而直接推动了中药价格的上涨。“当然,除了天气因素,药材养护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增高也是造成涨价的因素。”该业内人士说。 “中药材的大面积涨价,是西南连续三年大旱累积产生的。”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扶玲说,从中药材的收获,到经过晒、泡等过程制成中药饮片,再进入市场流通,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也就是说,今年的中草药收成不好,会对明后年中药材的价格产生影响。 “和私人药行相比,大医院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价格比较稳定。”扶玲告诉记者,大型医院和中药饮片供货商之间有价格协商,同时中成药的价格有规范管理,价格不会随着市场行情的调整而变化。因此,在短时间内,中成药的价格不会产生太大的波动。但是,随着中药饮片价格的上涨,中成药的价格也会随之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