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属于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主产于四川(川白芷)、安徽(亳白芷)、河北(祈白芷)、河南(禹白芷)、浙江(杭白芷)等地,近年来山东亦有发展。其中以四川的川白芷质量最佳,安徽的亳州白芷面积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亳州的白芷价格对整个白芷的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白芷在亳州地产药材中,行情变化相对不大。近期行情依然稳定,走动一般,统货价格12元左右,关注商家较多,关注力度较浓。
一、 白芷近十年来的行情变化情况。2000-2005年的上半年白芷行情一直徘徊在3-4元,由于价格相对较低,药农种植积极性受到打击,纷纷缩小种植面积,致使产量有所减少,价格从2005下半年开始上升到8元,直至2007年上涨至16元。涨幅之大,使得药农又一次看到希望,纷纷大面积扩种,结果导致了白芷2008年的产量大增,价格一路下滑,直到2009年的产新前的3-4元。药农见不到效益,又一次调整种植面积,白芷在2010年价格一路上涨,直至达到16元,后又有所回调至目前的12-13元。这也是白芷从烂市到高价的非理性发展。
二、 白芷的产销情况。白芷2010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尤其四川、亳州产区种植面积增加30-40%左右,四川产区2011年产量增加不少,但是亳州、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遭受了严重的干旱,产量减产较为明显。今年亳州的白芷个头比较瘦小,比正常年份的亩产500-600千克减少30%-40%左右,今年亩产300-400千克,今年亳州产区产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可以说这就是今年白芷面积增加,产量没有大幅增加的原因所在。今年白芷产量略高于2010年产量,大概12000吨上下。白芷库存依然有量,虽然经过两年的消耗,白芷库存有所减少,但是白芷市场库存量依然不小,这一点可以从市场上依然看到2009年的陈货销售判断出来。对于年需求量16000吨左右的白芷来说,供求矛盾不是很突出,甚至供应还略大于需求,这就决定了目前白芷行情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
三、 持货商家的成本。白芷前期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几经转手,低价位货源已经很少,持货商家的成本较高,农民的种植成本有所增加,工值的提高,也无形中影响着白芷不会大幅度的下跌。
四、 白芷2011年的种植情况。今年白芷的收益比起其他作物来说,收益依然可观,加之白芷产量高,技术简单,生长周期短,2011年白芷种植面积还是扩大不少,尤其是亳州的华佗、五马、辛集、大寺等乡镇,目前长势尚可。
白芷后市展望:白芷行情仍将平稳,但是不排除小幅回升的可能。经营商家还应密切关注2012年的长势情况,谨慎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