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八旬翁欲转让中药专利技术 50岁起学中医(图)

2016-10-18 10:41:22    来源:襄阳晚报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却因为父亲早逝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50岁那年,他决定从零开始学习中医。如今,80岁的张天鹏发明的中医药品“季伯散”不仅获得了专利,还有望以技术入股一家科技制药公司。
提前退休,立志学医
        10月9日,记者来到幸福小区张天鹏的家中,一摞摞中医药典摆在案头,张天鹏正伏案翻阅。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正在商谈的协议,那是他发明的“季伯散”中医制剂技术转让书。
        张天鹏的父亲张正裕号“季伯”,解放前是我市的一名中医。父亲去世时,张天鹏仅半岁,用他的话说,“没来得及给父亲提一次药箱”。
八旬翁欲转让中药专利技术 50岁起学中医(图)
        父亲去世后,张天鹏的母亲独自抚养着6个孩子,通过给别人洗衣服、做针线活维持生计,这一生经历坎坷。
        成人后,张天鹏从事过教育、文化、企业管理工作。母亲让他替自己写一本书,把她这大半生的经历写下来。“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为我们操劳一辈子,他们都不容易。我却一点医术也不会,如何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张天鹏决定子承父业,从零开始,学习中医。
        那一年,张天鹏50岁,在一家企业的办公室工作。为了全身心投入学习,他申请了提前退休。
学海无涯,从零开始
        半路学医谈何容易?对一个50岁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家里人不赞成,但张天鹏决心已下。他先是到书店买了一大堆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书,然后自学。
        没多久,张天鹏添了小孙子,他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带孙子。常常是忙里偷闲,把小孙子哄睡着了,他再拿起书本,悄悄地走到阳台上去学习。
        毕竟年龄不饶人,张天鹏此时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不如年轻人。
        学中医,认识中草药是基本功。中草药有上万种,常用的也有七八十种,为了把这些中草药认会、记准,把药性背熟,张天鹏下了苦功夫。
        一本《中药彩色图集》,当年的价格是160元,张天鹏一咬牙买了回来。每一种中草药从鲜芽到制成中药材的形状、颜色,他都反复记忆,直到记得滚瓜烂熟。为了买到优质的中药,他还辗转到武汉、荆门等药材的产地去寻找。
        光是厚厚的一本《中医基础理论》,他就看了4遍。好在他有文字工作的经验,他把书里的内容总结归纳后,转抄到笔记本上,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诵。
        这期间,张天鹏还参加了函授中医学习,并通过了考试,取得了毕业证书。
反复试验,发明药剂
        有了中医学习的理论,张天鹏找到了父亲遗留下来的药方进行研究,再经过多次试验,不断改进配方和药物的分量,逐渐掌握了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这种粉剂刚制成时,为了验证它的疗效,张天鹏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他的大腿上被蚊虫叮咬了两个包,他就不断地用手挠,直到其发炎溃烂,然后把自己配制的药粉涂抹在上面,一周后,果然痊愈了。除了在自己身上试验,张天鹏还拿家人来试药。他的岳母生前因病卧床,身上患了褥疮,他把这种药品用于岳母的患处,观察疗效。
        1998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一线的武警官兵因长时间浸泡在污水里,不少人患上了皮肤瘙痒、溃疡等病症。张天鹏把自己研制的300余瓶药品捐献给原武警湖北省总队第四支队的武警战士,治疗外伤出血、疖肿,获得该支队卫生队的肯定。
        张天鹏把自己发明的这种药剂取名“季伯散”,以纪念自己的父亲。
        2007年,“季伯散”及其制造方法经审批,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自专利获得以来已整整九年,“季伯散”却始终没能投入批量生产。
        张天鹏告诉记者,取得专利的药品必须经过分期临床实验,这是确证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步骤。进行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一个好的临床研究队伍不仅应包括医学、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专业人员,还必须有非医学专业的文档管理人员。而这对于个人而言,巨大的资金投入是个天文数字。
        尽管个人没有能力将该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但目前,已有一家相关企业了解了张天鹏的“季伯散”,将与其就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进行协商。
标签:
中药专利中医传承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