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药材名一字之差 含药量大不相同

2016-06-23 14:25:03    来源:华龙网

除了化橘红,入选广东岭南中药材第一批立法保护品种的广陈皮、阳春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等7种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与化橘红同样的制约因素。这些药材含药量高,但因为缺少一张“身份证”,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产品。

阳春市市委办相关人员说,与化橘红相比,阳春砂仁同样含药量高、身份难辨、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等问题,除了解决这些问题外,砂仁必须攻克产量难以提升的瓶颈。最道地的阳春砂仁属于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村。经过多年发展,亩产量已经提升到150斤左右,但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为市场存在以外地产品冒充的现象,阳春砂仁价格也无法大幅上升。砂仁卖不出好价,又无法大面积推广。所以,立法必须破解这种恶性循环,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记者了解到,广陈皮同样存在身份辨认难题。据报道,新会陈皮经营存在外地陈皮充新会陈皮卖、年份短的当年份长的卖等现象,给新会陈皮品牌带来极大损害。由于目前没有标准可言,市民在选购陈皮时很难辨别出其是否属于新会出品。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药典质量标准——陈皮”“广东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等的制定,对规范陈皮产业及提高陈皮品质起到重要作用,但仅规定了产品品质,并未制定现代化标准体系,规范其生产过程、贮藏年份、产地鉴别等。

 

标签: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