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巴彦淖尔市的枸杞红了

2015-08-26 09:23:31    来源:网络转载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暑难捱。广袤的河套平原,一片片枸杞林滴翠飞红,一串串枸杞果压弯枝头。

每逢枸杞采摘高峰期,河南、陕西、安徽等地数以万计的采摘农民,便似候鸟般如期而至。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采摘民工流。在河套地区,他们被称作“枸杞客”。

“枸杞客”迎着晨曦出工,踏着月光归寝,不畏烈日,不辞辛苦,用滴滴汗水和诚实劳动,收获着自己的致富梦想,收获着河套农民的丰收喜悦……

8月上旬,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胜利三社。

枸杞红了

枸杞红了

在枸杞林里见到赵爱花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可没工夫说闲话,正是忙的时候。”边说边打开2.5L的大水瓶,咕咚咕咚喝下几大口,撂下水瓶又一头扎进枸杞林。30多度的高温下,她包裹得很严实,只能看见被晒得黑红的半张脸和一双眼。

赵爱花是陕西省周至县人,离家来这里打工已经快1个月了。

“采摘枸杞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孙桂花小心翼翼地摘下几颗枸杞果,转身对记者说:“枸杞成熟分批次,采摘时不能伤到还没熟的果实;新鲜枸杞水分多,稍一用力就会弄破果实,影响销售;枸杞树枝上的刺又尖又长,稍不留神就会被刺伤……”

赵爱花、孙桂花和另外两个姐妹,都在给当地农户卢维林打工。和她们一样从陕西来到这个村子打工的,一共有100多人,分别吃住在各自打工的农户家里。

种了十几年枸杞的卢维林说,他家今年种了5亩枸杞,雇了4名工人采摘,“她们早晨5点多就下地干活了,等天大亮时摘得差不多了,我就把早饭送到地里,再一直干到中午12点。她们吃过午饭也顾不上休息,一直要忙到晚上八九点。”卢维林指着自家的枸杞林说,“一棵枸杞树一年可收鲜果8到9茬,现在采摘的是第4茬,顶多再过8天,第5茬就成熟了。成熟枸杞要在一星期内摘完,否则一淋雨,再经日晒就会变黑,卖不上钱的。她们还得在我家摘上半个月。”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是我区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8万余亩。每年6至9月是枸杞收获的季节,这期间会有3万余名“枸杞客”前来打工。枸杞主产区的各级地方政府从劳务介绍、解决吃住、治安防范、预定车票等方面,为打工者提供周到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小小枸杞果,是种植农户与外来打工者共同的“幸运果”,浸透着他们辛劳的汗水,承载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寄托……

农户张凤莲晾晒着自家刚采摘下来的枸杞。

她们用滴滴汗水和诚实劳动,收获着自己的致富梦想,也收获着河套农民的丰收喜悦。

户主每天上下午都会来枸杞地里称重,这是“枸杞客”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

枸杞比较娇贵,采摘时要小心翼翼。

她们特意要求记者把自己拍得漂亮些,好留作纪念。

每天劳作时间长、消耗量大,为避免上火生病误工,2.5L的水杯上下午都要喝完一杯。

结束一整天的劳作,收工返回住地后,她们用手电筒照明记下这一天的劳动成果。

晒晒一下午的收获。

20时35分,“采摘客”们踏着夜幕回到驻地。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标签:
枸杞采摘农民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