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价格不理想,特别是玉米,价格更是一降再降,很多人都在寻求种植转型。近年来发展经济作物的农户越来越多了,而经济作物有一个死穴,就是面积一大,经济价值立即就下来。 种植面积一上来,明明去年很赚钱的作物,今年就不赚钱了,甚至有很多人血本无归。 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开放造成的,比如种植中药材,这几年在国内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 可这是事实,了解中药材行情的朋友都知道这是真的,就是在这样好的行情之下,为啥还有人质疑,为啥还有人种植中药材赔钱? 一、不了解市场盲目种植 中药材种类繁多,加上这几年效益确实不错,这引起了产地之外的种植户的兴趣,加之听信了一部分卖种苗的忽悠,在没了解透市场的前提下,就投入搞起了种植,特别是有些有钱人,更是几十亩数百亩的种植,他们把中药材当成了股市,想一夜暴富。 首先这种出发点就不对,他们缺乏对中药材的了解,种植中药材投入比较大,卖种苗的目的是把种苗卖出去,他们的话难免会有水分,再加上一部分无良奸商,以次充好,从而导致高投入少回报,甚至赔钱。 二、不懂管理导致赔钱 种植中药材不像种植粮食作物那样简单,据了解,目前搞中药材种植的种植户,大部分都死在了产量这一块。 比如种植白术,对土壤要求极其严格,绝对不能重茬,而且也不能买到带菌种苗,否则的话,就是天天喷杀菌剂也挽救不了它们的生命。 白术有个特点,再不好的土地,病菌再大的种苗,苗期是看不出来的,它们照样出苗,照样长得很茁壮,绿油油的惹人喜爱。 但到了生长中期,种苗茎块中的养分消耗完毕之后,死苗就开始显现了,管理不善,一亩地死苗一多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白术怕水,有个朋友前年在淮南种了五十亩,还特地选择排水比较好的地块,结果生长期连续下雨,雨水排不出去,五十亩白术颗粒无收,欲哭无泪。 三、不懂市场导致赔钱 中药材种植产区的种植户为啥很少赔钱,而且很多人还都很赚钱,以安徽亳州产区举例,这里盛产白芍、牡丹、桔梗、白芷、丹参、白术、菊花等数百种常种中药材。 这里就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种植户对中药材行情掌握得很及时,也很透彻,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明年种什么产品。 而且坚持连年种植,当行情大涨时,他们就会大赚,行情不好时,也不会怎么赔钱。 俗话说中药材值钱了是宝,不值钱是草,而且行情极不稳定,坚持就会赚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想发展中药材种植,千万不能一种了事,而是要深入产区实地考察,掌握好行情,联系好销路,学习好种植管理,这才是正确的种植方向,而不是单单听信别有用心之人的忽悠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