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地骨皮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2017-10-18 18:01:02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地骨皮即枸杞之根皮,为我国传统较常用的中药,药用始载于《名医别录》,列在枸杞项下,而其炮制方法则始见于《雷公炮炙论》,在古代,地骨皮从刘宋代开始有甘草汤制、炒黄、焙制和酒炙等炮制方法,后代又增加了童便制、酒浸和酒蒸等多种方法。现代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地骨皮,不过,有些地区,为了减轻地骨皮苦寒之性,也常采用麸炒法,但麸炒法因需高温炮制,会使其部分有效成分破坏或分解,影响药效,故中医临床上很少应用。那么接下来,地骨皮是怎样炮制的呢?炮制后有何临床功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地骨皮的古代炮制方法

南北朝有甘草汤制(《雷公》)。唐代有切法(《千金》)。宋代有去心(《普本》)、炒黄(《局方》)、甘草水浸焙(《急救》)、酒炒(《扁鹊》)等法。明代有童便浸(《景岳》)等法。清代增加了酒蒸(《本草述》)、酒洗(《说约》)等炮制法。

二、地骨皮的现代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切段,晒干。

三、地骨皮的炮制性状

地骨皮呈筒状或槽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甜而后苦。

地骨皮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四、地骨皮的炮制意义

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经、肝经、肾经。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能。临床多生用,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炮制后使药物洁净。

五、地骨皮炮制的临床应用

1、治阴虚潮热:常与知母、鳖甲等同用,能清虚热退蒸,可用于阴虚血热、小儿疳疾发热及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如地骨皮汤(《总录》)。

2、治肺热咳嗽:常与桑白皮(炒)、甘草(炙)同用,能清泄肺热,如泻白散(《药证》)。

3、治咯血、衄血:常与白茅根、侧柏叶等凉血止血药同用,能清血热而止血,可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4、治内热消渴:常与地黄、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能泄热邪而止烦渴,可用于消渴尿多。

 

标签:
地骨皮地骨皮炮制临床应用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