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鉴别 > 正文

教你如何快速鉴别鹅不食草的真伪

2017-05-08 17:30:48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鹅不食草原名石胡荽,始载于《食性本草》,其性温,味辛,具有通窍散寒,止咳的功能。用于鼻塞不通,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等症。由于中药鹅不食草的功效强大,临床应用广泛,如今在市场上常会有伪劣品出现,影响患者临床安全用药疗效。因此大家在使用时应注意鉴别。那么,中药鹅不食草应怎样鉴别它的真伪呢?下面咱们就从它的来源、产地分布和性状特征来区分真假。

 

教你如何快速鉴别鹅不食草的真伪

一、来源

鹅不食草原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A.Braun 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

二、产地与分布

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药材以色灰绿,刺激性气味强者为佳。

三、混淆品鉴别

1.拳头菊:为菊科植物拳头菊Epates australis Less.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又称大鹅不食草、苡芭菊。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混称鹅不食草。

药材特征:茎自基部分枝,几为木质,无毛。叶互生,呈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先端圆钝而有尖齿。头状花序较正品为大,果呈圆柱状。

2.小无心菜(蚤缀):为石竹科植物小无心菜Arenaria serpyllifolia L.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又名铃铃草、雀儿蛋、鸡肠子草。在东北个别地区称鹅不食草。

药材特征:全草有毛,茎多数,簇生,节间长l~3cm。叶对生,卵形,无柄,两面疏生柔毛,枝端着生聚伞花序,白色。蒴果卵形,成熟时6瓣裂,种子淡褐色,肾形。

四、快速鉴别

鹅不食草的全草根纤细,淡黄色。茎、叶多扭缠成团,茎细,有不规则细皱纹,直径约1mm,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互生,叶片小,叶片皱缩,多破碎,易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长约5mm,宽约3mm,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近无柄。头状花序小,直径0.5~1.0mm,黄色或黄褐色,小花管状。气微香,久闻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