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黄芪的炮制方法 炮制不同,功效各有差异

2017-04-28 15:04:51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然而,黄芪的炮制方法,古今以来就有多种,且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出的炮制品功效也截然不同,因此,在临床应用上,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用药。那么,黄芪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呢?不同炮制有何不同功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做其介绍,一起来看看。

一、炮制方法

1、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蜜黄芪: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黄芪片拌匀,稍闷,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黄芪片各100kg用炼蜜25kg。

3、炒黄芪:取净黄芪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具焦斑或深黄色,取出放凉。

4、酒黄芪:取黄芪片,加米酒拌匀,放1h后炒炙。黄芪片每100kg,用米酒12.4kg。

黄芪的炮制方法 炮制不同,功效各有差异

二、炮制作用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经、脾经。具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作用。

1、生黄芪:擅于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多用于卫气不固,自汗时作,体虚感冒,水肿,疮疡难溃等。

2、蜜黄芪:益气补中,多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者。

3、炒黄芪:补脾益气而不壅滞,治脾虚腹胀,食少便溏。

4酒炙黄芪:温升作用较强,适于气虚肺寒,气虚下陷。

黄芪的炮制方法 炮制不同,功效各有差异

三、临床应用

1、生用

(1)卫气不固:常与牡蛎、麻黄根等同用,能固表敛汗,可用于卫气不固,自汗时作,如牡蛎散(《局方》)。若卫虚肌表不固,易感风寒,常与白术、防风同用,能益卫固表,以御外邪,如玉屏风散(《世医》)。

(2)风水证:常与防己、白术、甘草同用,能补气固表,健脾利湿,可用于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小便不利,如防己黄芪汤(《金匮》)。

(3)痈疽难溃: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能托毒排脓,可用于痈疽已成而难溃者,如透脓散(《医宗》)。倘若痈疽溃后脓水清稀久不收口者,可配伍当归、肉桂等。亦可用于热毒未尽,而正气已虚者,常配伍金银花、连翘等。

(4)中风后遗证:常与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活血化瘀药同用,能行气活血,可用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2、制用

(1)脾胃虚弱: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白芍等同用,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体倦乏力,或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如补中益气丸(《中国药典》)。

(2)崩漏:常与当归、党参、炒白术等同用,具益气摄血之功,可用于脾气失摄,崩漏下血,如归脾丸(《中国药典》)。

通过上面介绍,大家对黄芪的炮制方法、作用及应用有所了解了吧!然而黄芪属于补气类药物,适用于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多汗、经常感冒等属于气虚者。对于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等不是属于气虚者不宜服用。因此,在服用黄芪用药时,还得需根据自身病状来炮制药物进行使用,从而发挥最佳疗效。

 

标签:
黄芪黄芪炮制中药材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