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乌梅  >  乌梅百科

乌梅

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别名

熏梅,黑梅,桔梅肉,梅食

拉丁名称

Mume Fructus

药性

药用部位

近成熟果实

药味

涩,酸

功效类别

收涩药

归经

脾经,肺经,肝经

主要产区

四川,浙江,湖南,广东,贵州,福建等

功效主治

功效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主治

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用法用量

6~12g。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夏季5-6月间,当果实呈黄白或青黄色,采近成熟外表呈黄色、手捏发软的黄梅,这样的黄梅制成的乌梅具肉厚、柔润、脱仁、色泽油润、成品率高等特点,而用未成熟的青梅制成的乌梅个粒小、外表干涩、不显油光、成品率低,仅为黄梅的90%。

传统做法有其经验基础,并且采收期何时最佳应着眼于乌梅药材的临床药理作用。在目 前乌梅的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都不甚明了的情况下,不宜轻易做出采收期孰优孰劣的结论。

加工方法

烘焙:采摘后,装入竹萝中摇动以去其绒毛,然后用清水洗净,按大小分档,分别将生梅铺放在烘烤架上,先用干柴引火,再加入不生明火的湿柴使其低温烘烤,烘烤时要经常逐个翻动,使梅周围受热均匀,烘烤至果肉完全收缩即可取出。其中有些不够干的拣出,再放到烘烤架四周的边缘复烤,在烘烤架的中间添加生梅适量,继续烘烤并不断翻动,至上次烤过的乌梅干时,从四周边缘拣出,又将烤架中间半干湿的乌梅拣到边缘,中间再添上生梅,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拣一次,同时添上一次生梅,周而复始的操作。以粗糠或柴草熏烤至乌黑。 烘烤时,温度保持在40℃左右,焙至6成干时,应注意轻轻翻动,使受热均匀,一般烘焙2-3昼夜,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再闷2-3日,变成黑色即成。以手握成团,抛之能散开即得。

蒸晒:将新鲜梅子轻轻置于垫有稻草的蒸笼内,蒸至上汽后,手捏绵软时,取出入箩筐内(一层稻草,一层梅子)发汗,两天后取出,晒至外皮起皱纹,半润半干时,再发汗4-5天,取出晒干。

炮制方法

乌梅:取原药材,低温烘干后闷润至黑色,洗净,干燥。

乌梅炭: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皮肉鼓起,表面呈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贮藏方法

储藏

置阴凉干燥处,采用货架式贮藏。

养护

防生水、防潮湿、防石灰、防重压、防止烧仓。在检查时人走进仓内感到闷热、温度比外高,可能是烧仓现象,要将仓内乌梅全部搬到仓外,摊开散热,蒸发水分后再搬进仓内。

药方选录

1. 治疗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 治疗消渴,止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方》)

3. 治疗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肘后备急方》)

4. 治疗便痢脓血: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济总录》)

5. 治疗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药物配伍

乌梅配伍豆豉:乌梅生津止渴;豆豉清热除烦、透发胸中郁热。二者伍用,有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热消渴、心胸烦闷、懊侬不安等症。

乌梅配伍甘草:乌梅酸平,敛肺、生津、涩肠;甘草甘平,和中、缓急、润肺。二者伍用,既有酸甘化阴、生津止渴之功;又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效。用于治疗热盛伤津、气阴两虚之烦渴引饮、气短乏力以及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甚至久泻不已、脱肛等症。

乌梅配伍诃子、罂粟壳、肉豆蔻:乌梅、诃子均能涩肠止泻;罂粟壳涩肠止痢;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四药伍用,共奏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之功效,用于治疗久泻不止、滑脱不禁、纯虚无邪之症。

乌梅配伍麦冬:乌梅敛肺、生津、涩肠固脱;麦冬养阴润燥、清热生津。二者合用,共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涩肠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火盛,或久泻久痢引起之津伤口渴等症。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气微,味极酸。

【鉴别】 (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极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几无色或淡绿黄色,类多角形、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0~72μm,壁厚,孔沟细密,常内含红棕色物。非腺毛单细胞,稍弯曲或作钩状,胞腔多含黄棕色物。种皮石细胞棕黄色或棕红色,侧面观呈贝壳形、盔帽形或类长方形,底部较宽,外壁呈半月形或圆拱形,层纹细密。果皮表皮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非腺毛或毛茸脱落后的痕迹多见。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梅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6.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4.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二氢铵溶液(3:97)(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枸橼酸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枸橼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最粗粉约0.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水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枸橼酸(C6H8O7)不得少于12.0%。

饮片

【炮制】 乌梅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 【鉴别】 【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材。

乌梅肉 取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软,去核。

乌梅炭 取净乌梅,照炒炭法(通则0213)炒至皮肉鼓起。

本品形如乌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色。味酸略有苦味。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8.0%。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枸橼酸(C6H8O7)不得少于6.0%。

【鉴别】 (除显微粉末外)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乌梅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