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黑豆  >  黑豆百科

黑豆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干燥成熟种子。

别名

黑大豆,橹豆

拉丁名称

SOJAE SEMEN NIGRUM

药性

药用部位

成熟种子

药味

功效类别

补虚药

归经

脾经,肾经

主要产区

功效主治

功效

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

主治

用于阴虚烦渴,头晕目昏,体虚多汗,肾虚腰痛,水肿尿少,痹痛拘挛,手足麻木,药食中毒。

用法用量

9~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

加工方法

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方选录

1.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大豆一升。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纳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肿瘥后渴,慎不可多饮。(《补缺肘后方》)

2.治脚气入腹,心闷者:浓煮大豆汁饮一大升,不止更饮。(张文仲)

3.治小儿丹毒:浓煮大豆汁涂之良,瘥,亦无瘢痕。(《千金方》)

4.治痘疮湿烂:黑大豆研末敷之。(《纲目》)

5.治小儿汤火疮:水煮大豆汁涂上,易瘥,无斑。(《子母秘录》)

6.治消渴: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吞之。(《肘后方》)

7.治肾虚消渴难治者: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汤下。(《普济方》救活丸)

8.治小儿胎热:黑豆二钱,甘草一钱,灯芯七寸,淡竹叶一片。水煎服。(《全幼心鉴》)

9.中礜石毒:以大豆汁解之。(《补缺肘后方》)

10.中巴豆毒:大豆汁解之。(《补缺肘后方》)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类球形,稍扁,长6~12mm,首径5~9mm。表面黑色或灰黑色,光滑或有皱纹,具光泽,一侧有淡黄白色长椭圆形种脐。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绿色或淡黄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绿色。种皮栅状细胞紫红色,侧面观细胞1列,长50~80μm,壁厚,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约至18μm。种皮支持细胞1列,侧面观呈哑铃状或骨状,长26~185μm;表面观呈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0~28μm,可见两个同心圆圈。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和脂肪油滴。草酸钙结晶,存在于子叶细胞中,呈柱状、双锥形或方形,长3~33μm,直径3~10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黑豆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豆苷对照品、大豆苷元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甲酸(14:6: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9.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7.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用于阴虚烦渴,头晕目昏,体虚多汗,肾虚腰痛,水肿尿少,痹痛拘挛,手足麻木,药食中毒。

【用法与用量】 9~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黑豆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