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药优质优价,有新办法了

2019-03-18 10:23:47    来源:赛柏蓝

那些种质种源纯正、生长在道地产区、种植于GAP规范化基地、生产于正规厂家、并且外包装上均附有产业链完整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溯源码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产品,才应是我们社会大众所追求的“最好的规格”。

▍规格等级体现优质优价

中药优质优价,有新办法了

(图一:“规格等级”不同、质量价位亦不相同的甘草片!)

在中医药领域,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的“优质优价”定位,一直都体现在“规格等级”层面的认识,千百年从未被改变。

蜈蚣论条,蛤蚧、海马论对,地黄论级、三七论头——更多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则以“选装、统货、脚料、精品、大片、手选”等行业术语进行等级分类。

这些对于外界人士来说莫名其妙的行业术语,就是决定着所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品种规格、质量价格等“高、低”的代名词!

但是,天下诸般事物,随着世事变迁,皆会发生一定变数,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方面亦是如此。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从行业传统认知的观念来看,中药材的“规格等级”代表着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方面的质量优劣之分,这是没有任何异议或问题的。

因为在过去,我们中医药行业对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在质量要求、行业信息方面是不透明、不具体、不对称的。买卖双方在询价或交易时,对于所谓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只能依据直观或口头描述某些中药材个体之间的“大小、肥瘦、厚薄、长短、色泽或粉性”等内、外观性状的差异,来评定、衡量它的价值。

由此,在采挖或加工过程中,拣选出来的许多中药材精品——“大条、大个、大片”等外观养眼、粗壮的部分,即是“优质优价”的上乘之品。

在历史特定条件下,这也是行业售受双方在整个议价、交割过程中,无可选择的开端和重要环节。

中药优质优价,有新办法了

(图二:规格等级愈高,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反而愈低的黄芪药材!)

但是,如前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世间诸般事物皆会发生一定变数。

▍种植的失控和混乱,问题出现了

虽然当前在中药材的产地源头以及行业市场层面,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规格等级”仍然主导着买卖双方甚至是行业价格指标的大方向,但实质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太多的中药材,因为近年来在产地源头开展的GAP规范化种植工作等种种原因,一直进展缓慢,一波三折!直至当前,整个中医药领域药材大宗用量来源,还是靠全国大江南北那些星罗棋布、一盘散沙的万千药农散户来承担。

受市场经济催化、以及行业前沿种植方面的失控与混乱影响,中药材的整体质量品质方面,近年也发生了一些偏离药材自身价值的令人失望无奈的现象。

相当多的中药材品种选装、大条、大片等“高规格”商品的涌现,已经不再属于正常、自然生长所出,而是靠药农大剂量喷施农药化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催化而来的产品。

——许多明明需要生长4年才能起挖的中药材品种,刚刚种植了2年就提前刨出来售卖!但由于这些药材种植初期不仅追施了农药化肥激素,而且生长期间还喷洒了大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起挖出来后外观看上去甚至比正常4年生长期的“规格”还要高档、根系还要膨大!

—— 一些亩产本来不足百斤的药材,起挖出来产量却能以倍翻增!虽然中药材规格档次是上来了、产量也上来了——但是,像这种依靠大剂量喷施农药化学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催化而成的“高规格”、高产量中药材,还是真正实际意义上的高品质、高等级吗?

显然已经不是了。

如果我们未来继续遵循传统观念认知,从它的“规格等级”层面来给这些中药材妄下“优质优价”方面的定义,肯定就是一种本末倒置、完全名不副实的表现!

中药优质优价,有新办法了

(图三:产地药农正在为中药材“规格等级”进行分类!)

另外,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质量体系评定方面,近年越发严谨、完善的理化检测手段、程序,更是给原本已经沿袭千年,一直以品种的“规格等级高低”来衡定药材质量、主导价位的市场传统守则泼了一盆凉水,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尴尬与挑战。

相当多的中药材品种,就药典标准而言,由于它们的“有效成分”或那些“较易检出的相应成分”多附着于植物的皮层部位或植物的侧根尾须上,以致那些在传统观念认知中规格、售价均为高企的“大个、大条、大片”等选装、精品药材,由于其内在木质柱芯较粗、外部皮层显薄的情况下,成分含量反而愈是低下甚至是不够的。

而那些以往不为人们所在意、倚重的低档次、低规格药材“小统、小条、小片”甚至是药材脚料尾须部位却是含量奇高、能够轻松检测过关……

▍改变,正在发生

从当前《中国药典》(一部)标准的制定来看,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们应该是早就注意到了上述种种情况、问题。于此方面,在对诸多中药材品种的“规格等级”要求规定上,则多采用了比较宽泛的尺度范围,只要基源性状符合,属于正品道地的药材,“大、中、小”三级混装“统货”皆可允准入药使用。

例如药典标准对黄芪原药材的规格要求是“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

对续断的要求为“ 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扁,有的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

对党参的要求为“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状】 党参 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等等。

这种剔除去非药用部位之后,在规格层面以“大、中、小“多种混装等级的“统货”均可统筹入药使用的标准范围,本身就是《中国药典》对中药材个体差异之间,事实存在的“不均一性”的认可与尊重,也是符合当前行业最为实际的选择。

换言之,在中药材质量方面,也只有把这些客观事实存在、规格不一的“混级货”全都拢在一块,使它们在等级层面上“大小长短”能够相互依存、在成分含量上可以高成低就“互补”,形成一种比较稳定且便于市场、生产单位通用的“统货”规格,才能既达到了药典要求标准,也符合了药农、药企利益,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全面稳定发展。

中药优质优价,有新办法了

(图四:理化检测出的“成分含量”结果,往往与传统认知的中药材“规格等级”成反比!)

正因为过去那些依据传统认知观念,有着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定义的相应“规格等级”方面,确实已不再适合作为行业衡量中药材质量的唯一或主导标尺。因此,近年中药材产地以及市场方面出现了一些对中药材、中药饮片重新定位质量标准体系的行业新动向:

——道地产地的花粉药材,“一般统货”30元公斤卖的呱呱叫,非道地产地的花粉“精选大片”,5元公斤亦没人要!

——成分含量达到药典标准的吴茱萸药材,市场可以卖到300元公斤供不应求;含量达不到药典标准的吴茱萸,40元公斤无人问津!

——熏硫的浙贝选片,40元公斤销不动,无硫的浙贝统片,90元公斤抢着订!……

——农残超标的选装人参,400元公斤市场照样遇冷,低残质高的统货人参,500元公斤仍然抢购如潮!……

以上这些颠覆着传统认知的行业“新规”,并不是市场在开倒车、或刻意去打翻中医药界自古以来形成的“规格等级”分类方法、规则!

而是生存于这个行业领域的广大从业人员,当前已经深刻意识到中药材或中药产品的有效性,其实比那些通过化肥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催化出来的高规格的精品选货、或经过染色熏硫美化出来的靓丽外观性状更重要!

他们已经开始自觉向新药典看齐,与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与时代发展步伐站到了一起,并一致向产地、向市场违规、违法现象说不。

中药优质优价,有新办法了

(图五:河南焦作地区中药材地黄种植基地一角!)

当然,前面所说的这些有别于传统认知的行业“新规或新动向”,并不代表从此我们行业相关中药材品种或中药饮片,在今后可以随意“无下限”地在其外观性状上下调规格尺度,而是在所有检项必须符合当前药典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对于未来我们行业如何保障中药材或中药产品内在品质方面,做了一个全新的诠释。

换言之,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规格等级”的分类,未来虽然仍将是我们行业产地、市场方面相关中药材品种“档次、类别”不可或缺的参考数值,但已不再具备绝对的主导地位。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什么才是行业中药材、中药饮片甚至中成药方面真正的高规格、高品质产品,并完全符合“优质优价”特征的最佳C位或方向呢?

可以说,当前,这个目标定位、已经呼之欲出,愈来愈明确化。

具体了说:那些种质种源纯正、生长在道地产区、种植于GAP规范化基地、生产于正规厂家、并且外包装上均附有产业链完整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溯源码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产品——才应是我们社会大众所追求的“最好的规格”!

那些基源性状符合药典,农残激素、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各个检项不超标,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等均能达到药典标准要求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才是我们大家认可的品质!

那些生产出来能让企业心中有底气!那些购进用来能让医者有信心!那些吃着能让疾病患者治好病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产品,也才真正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好药,也才完全符合行业“高规格、高品质、优质优价”的产品特征,并将最终占据C位,成为今后行业未来质量方面的最高标尺!

 

标签:
中药质量中药饮片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