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点评 > 正文

家庭农场将是药材未来的生产模式

2019-03-12 15:34:11    来源:康美中药网原创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经过5年时间的探索,土地流转问题得到解决,逐渐走向蓬勃发展。正如政府对国内小微企业促活帮扶一样,家庭农场也被提上了日程,受到政府的重视与帮扶。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1日就《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举行发布会。家庭农场作为小农户的升级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应用战场,目前所有耕地里,流转土地不到11%,但是目前经济制度保障中,对家庭农场的支持非常少,也比较非常脆弱。中药材种植行业更是存在小散乱的情况,需要统筹管理和规划,资金有限,融资渠道有限,需提供帮扶一条龙服务,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好地抓好产品质量,达到上市要求,抵御市场风险,尤其在传染性强的养殖行业,“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极大程度分散了疫病和环保的风险,这可能是未来最适合的养殖模式。

家庭农场将是药材未来的生产模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机械化、现代化、大规模种植固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的土地条件先天不足,尤其南方“巴掌田”、“鸡窝田”,集中起来较困难,所以要走的路还很长。从现阶段来看,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要“适度规模”发展,才能在深化改革的道路走走得更稳健。

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促活政策,将使得农业领域中的红利被打开,尤其南方的中药材种植多为山地林地等交通不便的地方,发展家庭农场尤为合适。

虽然国家推行GAP规范化种植养殖已有十多年时间,常用大宗药材已经实现了人工规模化种植,但整个中药材种植业距离实现规范化种植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在基层,中药材种植养殖的最大特点是小、散、乱,种植养殖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农户为单位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小、产地分散,导致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例如浙江白前多种植在田边;英山县陶家河乡的12个村,1500多户村民都是在房前屋后或田垄间种植苍术,以免被水侵袭;还有广东的砂仁,由于阳春砂喜阴喜湿,种植户都是沿着溪流源头一直种到溪尾,基本上每家都有几亩地种植砂仁。

中药材整体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也是一大难题。目前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良种、良法未能广泛应用,单位面积生产效能偏低,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比例偏低,科技水平不高,产地加工条件落后粗糙等。最突出的问题是生长激素、化肥、农药、抗生素等滥用情况较为严重,给中药安全性指标控制带来困难。

那么,对于这些农业技术能手,国家会在哪方面进行补贴?对此类家庭农场经济实体,又在哪些方式进行提振呢?解读政策得出以下措施。

对人农户的方面支持主要来源于:政策力度及政策的细化;育人工程,培养技能;增加农村服务组织解决疑难问题。

财力支持方面:健全小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增加抵押物范围,经营权抵押等;农业保险扩展;特色农业保险,农产品以奖代补。

普及一下知识,大家知道家庭农场的概念吗?

家庭农场:2013年首次提出,2014年加大了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2015年是其快速发展的一年。家庭农场主要指的是指承包面积较大(种植业一般要100亩以上),技术较好,热爱农业的农业人员,资金力度一般,按省来登记,各地标准不一,其业态适宜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组织形式,主要以种养业为主,以农业劳动成果为收入,很难延伸产业链至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前期的产品研发。我国规模种养农户非常多,接近400万户,大规模以上的100万户,已备案的60万户。根据调查结果可知,27.28%的土地由此类实体经营,平均规模在170亩。

家庭农场将是药材未来的生产模式

合作社:是从2006年依法规范的组织,主要由务农人员发起,对注册和场地要求高,需要有市场经营和好的政企渠道,其主体通常是信息灵通的地方领袖或相关领域的带头人,可以是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业务,甚至可以涉及到内部的金融业务,是一种侧重于资源整合的组织形式,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也可做种子育苗,物料生产等生产前端的生产资料和新农产品、粗产品研发以及生产环节之后的流通、加工等附加值的环节,可谓是将产业链又往下延伸了一步。目前的数量也较多,起码有100万家,但是也有很多虚的框架,并没有运转。

农业企业:公司的一种从全产业链入手进入农业事业,从事的环节更长,范围更广,资金雄厚,管理规范,操作标准,能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农业或者工业产品。可以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甚至打通全产业链。

结束语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存在区别。那么对于农民来说是建立家庭农场还是加入合作社都是一种选择,关键是找到自己适合的那一种,需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技术而定,当然复合模式更加具有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和订单模式成熟,以家庭农场+公司精准农业已被行业最为看好。

当然,不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不要盲目引种和扩种。目前中药材种养已在井喷式增长,生产过剩和供需错位的现象日趋严重,针对此类乱象,国家层面已经出台政策,规划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以需求侧变化为导向,开展供给侧改革,缓解供需矛盾。

(撰稿人:张岳峰  责任编辑:钟德洪)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