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昆明市力争2019年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23万亩

2019-03-12 09:10:42    来源:云南网-云南经济日报

原标题: 多措并举 深耕细作 昆明市力争2019年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23万亩

特色之路

今年,昆明市将在中药材资源保护、种苗基地和种植基地建设、骨干企业和市场培育、科技支撑成果转化等方面“齐头并进”, 力争实现2019年种植面积23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增长8%,重点加工业产值增长12%的目标。

规模优势凸显

近年来,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呈现出种植基地大幅增加,种植水平显著提升,生产经营模式更加多样,企业带动逐渐增强,产业集群日益凸显,市场体系逐渐完备的良好态势。

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仅9000多亩,随着中药材种植效益的显著增加,2018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到22.93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21.27亿元,重点加工业产值229.78亿元,全市中药材产业产值251.05亿元。

中药材种植也成为昆明市精准脱贫的一剂“良方”,2018年,在东川、禄劝、寻甸三县区完成中药材种植13.39万亩,带动农户69424户,其中贫困户20467户。

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虽然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协调,产业基础薄弱,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少,品牌建设乏力,科技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够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市政府于2017年出台了促进中药材产业“第一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产业发展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实施八大工程

昆明市明确提出,将依托全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市场、资本和产业集群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昆明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努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建设中药材“第一车间”,加快推进昆明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科技、生产、加工、贸易中心。

今后几年,昆明将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示范、原料基地升级、加工能力提升、龙头企业壮大、名品名牌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和信息平台服务八大工程,到2020年,力争实现中药材总产值达到2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加工业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

“2019年,昆明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定在23万亩,实现中药材种植业产值增长8%,重点加工业产值增长12%。” 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人说。

2019年深耕细作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今年昆明市将围绕昆明道地药材、食药两用药材、特色药材,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通过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护,向品种化方向发展;加强良种繁育,规范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强种植基地建设,通过规范的种植技术生产优质的中药材原料,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产地初加工,通过对中药材的清洗、除杂、干燥、筛选、分级等操作,规范药材初加工,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努力培育骨干企业、加强科技支撑,抓住重点深耕细作,在各环节方面“齐头并进”。

在中药材资源保护方面, 以轿子雪山为中心,加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掌握两区两县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重点品种蕴藏量等中药资源情况,建立重楼、草乌、石斛、白及、雪上一枝蒿等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以一区两县为重点,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原料基地,加强草乌、重楼、石斛、白及、雪上一枝蒿等药材资源的收集、评价和整理,为开发选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新品种奠定基础。

以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为重点,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努力培育中药材产业骨干企业,加强培育具有一定先导性、创新性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产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中药材种植、加工、产品研发方面的科技优势,在产业咨询、产业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种苗培育、种植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为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特别是种植基地建设和中药材精深加工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刘凯达)

 

标签:
云南中医药中药产业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