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正文

荜澄茄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巧

2019-05-16 09:40:46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荜澄茄又名山鸡椒、野胡椒、澄茄、毗陵茄子、毕澄茄等,采自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成熟果实,原植物为灌木,高有强烈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绿色,浆果状核果,近球形;主产于广西、浙江、四川等地。荜澄茄入药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对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等症有治疗作用。那么,荜澄茄是怎样人工栽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人工栽培技巧。

一、荜澄茄的生长习性

喜湿润气候。喜光,生于向阳的山地、灌丛、疏林或林中路旁、水边,海拔500-3200米。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适生于上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黄壤以及山地棕壤,在低洼积水处则不宜栽种。

二、荜澄茄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用插条繁殖或种子繁殖。

1.插条繁殖

选健壮的母树,取一年生的枝条,按株距5厘米,行距15厘米在春季扦插,一年生苗高0.5-0.6米时,便可出圃移栽。早春2-3月栽植,栽培密度开始可用1.5米×1.5米,每公顷栽4800株,或1.5米×2米,每公顷栽3330株。栽后填土踏实,浇水。

2.种子繁殖

(1)采集种子:用来繁殖的种子要充分成熟。在8月底至9月初果皮变成紫黑色,油黑发亮,种仁红色且坚硬,即是采收适期。

(2)种子处理:采下的果实,用草木灰水浸泡搓洗去果皮和油脂,洗净凉干。由于山鸡椒种子有休眠期,随采随播发芽迟缓,发芽率低,因此,种子要贮藏,采用层积沙藏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坡地挖坑,规格为2米×1米×1米,坑底铺粗沙10~15厘米厚。然后按5厘米厚度,一层种子一层沙子交互叠放,坑中央播秸杆一束以便于通气。种子放至距坑面30厘米时,盖一层沙子,并盖稻草、秸杆,再用泥土封成小丘,丘顶铺草防止雨水冲洗,并在小丘周围开排水沟。

(3)播种育苗:选择肥沃、疏松、向阳的地方作育苗地。冬季深翻,早春解冻后耙平。下基肥(每公顷火烧土33750 千克,饼肥2250千克,磷钾肥1125千克),开沟作床(宽2~3米)。条播间距30~40厘米。2月下种,播种量75~150千克/公顷,播种30天后可出苗。待苗高5里面左右时进行间苗,保持株距20~30厘米,每公顷留苗11万株,用人粪尿追施。1年生苗高60~80厘米,地径粗0.3~0.4厘米,可上山造林。

(二)造林技术

1.林地选择

山鸡椒是中性偏阳的浅根性树种,造林地应选在南坡湿润或有水源而略有庇荫的地方。海拔300~1000米均可。 pH值为4.5~6.0的酸性红壤、黄壤及山地棕壤。由石灰岩发育而成的钙质土、低洼积水处不宜栽山鸡椒。

2.整地造林

对选好的造林地,第一年秋季要进行打穴备耕,穴规格为80厘米×80厘米×30厘米,每穴可施农家肥1~2担,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踏实土,浇足定根水。初植密度可用1.5米×1.5米(每公顷4800株左右)或2米×1.5米(每公顷3300株左右)。进入盛果期后,应逐渐进行疏伐(主要是伐除雄株),最后每公顷保留1500~1800株左右。在疏伐时。要间隔适当距离保留一株做授粉树,一般每公顷保留120~150株雄株。3、管理:山鸡椒人工林的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施肥。山鸡椒早熟早衰,一般10天左右生长开始衰退。对衰老山鸡椒林可以进行萌芽更新。

(三)田间管理

从移栽至第2年幼株期间,每年应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3年后,每年至少松土1次。栽后1-2年晚秋或冬季,在0.8-1.2米高处,剪截主干顶部,促使侧枝生长,形成矮化林,以便采果。当进入开花期,应分辨雌雄株逐步疏伐。在疏伐时,要注意隔一定距离保留1株雄株作授粉树,每公顷保留120~150株即可。

(四)病虫害防治

红蜘蛛,发芽展叶期喷20%三氯杀螨可湿性粉剂600倍2次,花期喷1次乐果40%乳油1000倍液,7-8月增喷1次乐果40%乳油1000倍液。卷叶虫,人工摘除卷叶,用80%敌敌畏3000倍液喷杀。

(五)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标签:
荜澄茄荜澄茄种植药材种植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