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薏苡仁常见的炮制方法 不同炮制功效也各不相同

2017-11-15 18:19:54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提起薏苡仁,相信大家对它都不陌生,薏苡仁就是我们常说的“薏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有吃到的药食同源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的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对于有湿气的人有很好的疗效。虽然大家都知道薏苡仁在祛湿除湿上有很的疗效,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薏苡仁通过不同炮制,效果也有不同;因此,薏苡仁的炮制方法也历来皆受医家所重视。其炮制方法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该书记载有糯米煮和盐制两种方法,后世又有清炒、土炒、麸炒、姜炒、盐煮、烫制、蒸制等制法,现今常用的为薏苡仁、炒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等三个炮制品种。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薏苡仁的常见炮制方法是怎样炮制的?不同炮制方法的功效有何不同?

一、薏苡仁的常见炮制方法

1.:取原药材,除去皮壳及杂质,筛去灰屑。

2.炒苡仁:取净薏苡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略鼓起,取出晾凉。

3.麸炒苡仁:取麸皮撒入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净苡仁,炒至表面黄色,微鼓起,取出,筛去麸皮,晾凉。薏苡仁每100kg用麸皮10kg。

薏苡仁常见的炮制方法 不同炮制功效也各不同

二、薏苡仁的炮制性状

1.薏苡仁:呈宽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较宽而微凹,有1个淡棕色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2.炒苡仁:呈宽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微鼓起,表面浅黄色。

3.麸炒苡仁:呈宽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微鼓起,表面黄色。

三、薏苡仁的炮制意义

生品性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炒苡仁和麸炒苡仁性偏平和,二者功效相似,长于健脾止泻,只是炒苡仁渗湿作用稍强,麸炒苡仁健脾作用略胜,常用于脾虚泄泻。

四、薏苡仁不同炮制方法的临床应用

1、生用

(1)水肿:本品利湿作用较弱,宜于轻症水肿,尤其适用脚气水肿。常与冬瓜皮、泽泻、茯苓、赤小豆等同用,可增强利水消肿作用,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独行方》用郁李仁煮薏苡仁饭,治水肿喘急。若偏于肾阳虚者,可与杜仲、黄芪、狗脊、菟丝子等同用,有补肾益脾,祛湿消肿的功效,如薏苡杜仲汤(《中药临床应用》)。

(2)痹证:本品能除湿热,利关节,缓解挛急,对湿滞肌肉、筋脉的痹痛或湿热拘挛均可应用。偏热者,可与络石藤、豨莶草、防己等同用;偏寒者,可与麻黄等同用,如麻杏薏苡甘草汤(《金匮》),用于风湿病人一身尽疼;湿重者可加苍术、防己。《食疗方》以本品同粳米煮粥食,除风湿疼痛,消水肿。

(3)肺痈:常与苇茎、桃仁、冬瓜子等同用,能清肺祛痰,排脓消痈,用于肺痈胸痛,咳吐腥臭脓痰,如苇茎汤(《千金》)。

(4)肠痈:常与牡丹皮、桃仁、瓜萎等同用,能清热活血,排脓消痈,用于肠痈,腹中疗痛,烦躁不安等,如薏苡仁汤(《准绳》)。若与败酱草、冬瓜仁、丹皮、桃仁、金银花等同用,其清热排脓作用更强,如肠痈方(《中药临床应用》)。

(5)湿温初起:湿温初起,病在气分,湿重热轻,胸脘痞满等,可与厚朴、白蔻、杏仁、滑石等同用,能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用于湿温初起或暑温挟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如三仁汤(《条辨》)。

2、制用

泄泻:多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砂仁等同用,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泻,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如参苓白术散。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薏苡仁的常见炮制方法有所了解了吧!薏苡仁的炮制方法历来均较简单,其中炒法历代都用,至今仍是主要炮制方法。在临床上,薏苡仁以生用为主,炒制品仅用于健脾。由于本品作用较弱,故用量宜较大,否则效果不明显。薏苡仁虽然作用缓和,但用于痹病效果甚好,尤其是下肢疼痛,麻木拘急,与防己、木瓜、蚕沙、白芍、甘草同用,效果良好,兼有热象者更为适宜。

 

标签:
薏苡仁薏苡仁炮制中药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