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正文

中药山柰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2017-09-01 16:08:01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山柰又名沙姜、三柰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传统著名的中药,又是著名的香料和食物调味料。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胸脘胀满、腹中冷痛、寒湿吐泻、风湿关节痛、牙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柰还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药用价值极高。由于具有奇特的香味,山柰不仅用于食用调味品,还是食品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场销势大、价格上扬。目前山柰市场商用品均来源人工种植,但产量不高,主产广东,海南,广西等地。那么,中药山柰是怎样种植的呢?需掌握怎样的种植技术要点,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生长习性

  山柰喜温暖、湿润、向阳的气候环境,怕干旱,不耐寒,生长于热带、南亚热带平原或低山丘陵。4~7月为抽芽展叶期,8月以后为根茎生长期,12月叶枯黄,根茎老熟;花期7~9月。栽培时需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土种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山坡地或耕地种植。生荒地需在上年冬季深耕翻土,使杂草腐烂,让土壤充分暴晒风化。耕地必须提早1~2个月深翻,到种植前的10~15天再犁耙两遍,使土壤疏松,接着作畦,畦高约23cm,宽1~1.3m,然后按株行距各23cm开穴,穴深6cm左右,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堆肥、厩肥、草木灰等),667㎡约2000kg。若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则应先开梯田,并挖环山排水沟。

  2、种植方法

  (1)根茎繁殖

  在冬季收获山柰时,选色泽好、表皮光滑、健壮、无病虫害、芽点多的1年生根茎,储藏于湿沙中越冬,翌年春季栽种,亦可在春季采收时选种,随选随种。

  (2)定植

  多在“春分”至“清明”期间进行。取出用湿沙储藏的根茎,用手折成小块,或以竹刀切成小块(切忌用金属刀切,否则易引起腐烂死亡),并用草木灰涂抹伤口,随折(切)随种,每穴栽入1块。栽种时芽眼向两侧,然后覆盖细土,厚约6cm(覆土太厚出苗不齐,太薄则易晒死种苗),并用稻草遮盖,淋定根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定植后20~30天开始出苗,出苗后一般按3个不同生长期进行除草松土、培土、施肥排灌等。

  (1)幼苗期:当幼苗长出地面时,要及时注意除草、松土、培土,最好5月以前,每月进行2次。培土厚度以不盖没苗芽为原则,同时要结合施肥,一般每月1次,用尿素5kg/667㎡,选阴雨天开穴或开沟施入。

  (2)叶片生长期:夏末秋初是山柰长叶旺盛季节,此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分别于6、7、8月各施1次肥,以促进叶片生长。

  (3)根茎速长期:8月以后,特别是9月和10月山柰根茎生长迅速,明显膨大,此时应适当施磷、钾肥,以促进根茎生长。如遇天旱应进行灌水或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到11月以后应防止田间积水,以利于提高质量和方便采收。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山柰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具体病因不详。但高温、积水可促使病害发生,雨季尤为严重。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积水,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并用石灰对病穴及其周围消毒,以防病害蔓延。

  (2)虫害

  山柰的虫害较少,偶尔可见有金龟子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发现为害时,可用50%锌硫磷颗粒剂2~2.5kg/667㎡撒施或用50%马拉松乳剂1000~2000倍液喷雾,也可进行人工捕杀。

  5、采收与加工

  采收期以当年12月至翌年3月,地上叶片枯萎时挖起根茎(幼嫩根茎留作种用),除去叶片及须根,洗净泥土,横切成0.3~0.5cm的薄片,用硫黄熏蒸1天以后,摊在竹席上晒至全干。切忌火焙,否则气味散失,色变灰黑。鲜根茎折干率为20%左右。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山柰的种植技术方法应有一定的了解吧!山柰是一种怕干旱,不耐寒,易种易管,产量较高的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只要掌握好种植技术要点,精心栽培管理,必能获得更高的优质产品效益。

 

标签:
山柰山柰种植中药材种植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