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青葙子炮制多为炒制 炒制能提高有效成份的煎出

2016-12-01 10:49:10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除去杂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药典收载品种。其味苦、性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效。生于田野、路旁和荒地, 为旱地常见杂草。福建省、浙江省、广东省青葙植物资源丰富。

青葙子炮制多为炒制  炒制能提高有效成份的煎出

【古代炮制方法】

宋代多用炒法(《总录》)。明代有炒法和焙法(《普济方》)。清代则少见炮制方面的文献。

【现代炮制方法】

1、青葙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青葙子:取净青葙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声及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炮制目的】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平肝,明目退翳的功能。

生品清肝平肝作用强。常用于肝火目赤,高血压。炒后寒性缓和,并易煎出有效成分,用于目生翳膜,视物昏暗;亦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昏(如高血压)。

【临床应用】

1、生用

(1)肝火目赤:《太平圣惠方》青葙子丸,用本品配大黄、黄连、栀子、升麻等药,治热毒攻眼,目赤肿痛,或兼面热口苦,烦躁易怒,有清肝泻火的作用。亦可与龙胆草、菊花等同用,治肝火目赤,红肿疼痛。

(2)高血压:可单用青葙子30g,煎水2次,合并煎液,分3次1日服用。亦可配伍地龙、钩藤、菊花、夏枯草等,以增强作用。

2、制用 目生翳膜或视物昏花:《医宗金鉴》青葙丸,用青葙子与生地黄、菟丝子、茺蔚子、柴胡、车前子等同用,治肝虚积热,两目红肿疼痛,羞明流泪,时发时止,久则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该方具有养肝益肾,清热明目作用。方中青葙子以炒用为宜。

【总结】

青葙子有散瞳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用。因其苦寒,清热降火力强,只适于肝经实热之证。凡肝肾虚者,青葙子本不宜用,由于能清肝明目,所以亦有以青葙子与补肝肾之品同用,治肝虚而又有积热者,但青葙予以炒用为宜。炒青葙子清肝明目作用与生品相似,苦寒之性则较缓和,并能提高煎出效果。

标签:
青葙子青葙子炮制药材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