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鸡骨草  >  鸡骨草百科

鸡骨草

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 Abrus cantoniensis Hance 的干燥全株。

别名

黄仔强,大黄草,假牛甘子,黄头草

拉丁名称

Abri Herba

药性

药用部位

全株

药味

苦,甘

功效类别

利水渗湿药

归经

胃经,肝经

主要产区

广西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

15~30g。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全年可采收,一般在11-12月或清明后连根挖起。

加工方法

除去荚果(种子有毒)去净根部泥土,将茎藤扎成束,晒至八成干发汗再晒足干即成。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和荚果,切段。

贮藏方法

置干燥处。

药方选录

1.《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2.《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3.《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药物配伍

1.配柴胡:肝郁气滞。

2.配白芍:疏肝柔肝。

3.配茵陈蒿:利湿退黄。

4.配蒲公英:清热解毒,甘淡渗湿。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 Abrus cantoniensis Hance 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釆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100cm,直径约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单细胞,顶端尖或长尖,长60~970μm,直径12~22μm,壁厚3~6μm,层纹明显,有疣状突起。气孔平轴式。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圆形,直径16~40μm,有的壁稍厚。木栓细胞黄棕色。草酸钙方晶直径5~11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正丁醇10ml使溶解,用2%盐酸溶液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酸液,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再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相思子碱对照品,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7.5%(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6.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和荚果,切段。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凉。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鸡骨草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