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正文

杜仲高产栽培技术

2014-03-12 10:53:27    来源:网络转载

杜仲以树皮入药,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病。主产地有湖北、陕西、安徽等省区。

一、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12米。枝、叶、树皮、果皮内含橡胶,折断后有很多银白色细丝,故俗称"扯丝皮"。树皮灰色,小枝淡褐色,具细小而明显的皮孔。芽近卵形,有鳞片。叶互生具短柄。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3厘米,宽3.5-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锯齿,有时略呈钩状。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春季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生于小叶基部。雄花苞匙状倒卵形,雄蕊6-10,花药条形,花丝极短;雌花具短花梗,子房窄长,顶端具二叉状花柱。翅果扁而薄,长椭圆形,先端有缺刻。种子1粒。

二、苗木的繁育 多数采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然而对于种源缺乏的地区,采用无性繁殖也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能获得优质健壮苗木的捷径。现介绍七种无性繁殖快速育苗法。

插根繁殖 利用起苗时修剪下的较粗根系,剪成7~10厘米长的段子,先用比根段稍粗的木锥子在苗床锥孔,然后将根段的下端插入孔内,粗的一段微露地面,每天日出前和傍晚各浇水1次,40~60天后,由断面愈伤组织或根段皮部萌芽长成新苗。

驳根繁殖 杜仲根部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在每年3~4月或入秋后,根据杜仲根的生长方位,把表面层扒开,选择手指大小的根条,用刀割伤根皮,在割伤处培上土,以后割伤部位便长出新根新苗,待苗长到60厘米以后,把根切断,将苗挖起,移栽到林地种植。

倒树育苗 春季3月,将一窝有双株或多株的杜仲,除留一根主杆外,将其它株从蔸上砍断二分之一,并在地面上开一条深16厘米的小沟,长度因树而定,然后将树慢慢压倒在土沟里,每隔20厘米砍一个口子,培上泥土(将口子和树尖外露),两个月后从口子处抽条生出须根,来年挖掘带须根剪断便能移栽。

树蔸育苗 经砍伐后的杜仲树蔸会萌发出许多新生枝条,春季4月在枝条紧接树蔸的地方,用刀砍几条口子,然后用土将树蔸培起来,当年就能在口子上长出许多须根,来年带根取下移栽。

高空压条繁殖 在每年3~4月或6~7月这两段时间内,在树上选择二三年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枝条,用刀把皮部割成伤口,再用塑料薄膜或用劈成两半的竹筒装上肥土,包住枝条割伤的部位,然后用绳索绑扎好,防止松动,并经常保持湿闰。经30天左右,割伤处理的部位便长出新根来,60天后在绑扎处的下方把枝条切断,移到林地种植。

休眠枝扦插 选一年生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于4月剪下,再剪成15厘米长、保留3~4个侧芽的小段,将下部放入100ppm的ABT 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个小时后捞起,用木锥在苗床上先锥孔,将枝条插入床面。再在早晨喷水1次,一般40~60天便可生根。随后加强追肥、除草管理,一年后便可移栽,成活率95%以上。

嫩枝扦插 在6~8月选当年生的健壮枝条,剪成带有3个侧芽的小段,每小段顶芽叶不要去掉,随即放入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小时,采用休眠枝同样的方法插入苗床,上端叶片外露,然后在苗床上面搭九分荫的荫棚,开始一个月每日早晚各浇水1次,但根系形成后可逐渐减少喷水,但必须保持床面湿润。嫩枝扦插以早晨进行为最佳时间。它具有成活率高、生根快的特点。

截干速长技术 在同一条件和整地方式下栽植的杜仲,第一年11月实验对比:截干的新生树干高达1~1.5米,有地竟达2.5米,没截干杜仲地径稍有增长;栽植2年的杜仲,截干的株高一般可达2米以上,地径达3.5厘米,没截干的株高增长不到30厘米,地径一般只达2厘米左右。没截干的杜仲因刚移栽后的幼树根系不发达,生长力较弱,而杜仲栽后截干有加快幼树迅速生长的明显效果。

截干的方法:整好地后,在12月至次年元月将杜仲苗栽下去,于2月(新芽萌动前)在植株离地面3~10厘米的部位将杜仲苗主干剪去,然后将剪断的杆子插在原处坐标志(记),4月中旬即可萌芽,比未截干的早萌芽15天以上。

经过多年试验发现,头年栽苗次年截干比当年栽苗当年截干好;底部截干比高位截干好。但管理要搞好,在苗桩发芽30厘米以上时,应及时排除多头枝芽,只选一个主芽作为主干培育,但当年新留主干基部的春夏不要抹掉,防止上部叶片旺盛,造成树梢下垂和树干弯曲,可在栽后第二年和第三年逐步将主干下部附枝、病枝、斜生枝剪除,有利于主干端直且较粗壮地生长。

标签:
杜仲药材种植种植技术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