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常山有毒 酒制、炒制方法炮制降低毒性用于截疟

2016-10-27 11:58:27    来源:网络转载

【药材来源】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炮制目的】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经、肝经、心经。具截疟、劫痰作用。

生品劫痰涌吐力强,多用于胸中痰饮、癫狂等。酒制与炒制后作用缓和,毒性降低,多用于截疟。

【古代炮制方法】 晋朝有酒渍和白酒煮制(《肘后》)。南朝宋时有酒熬(《雷公》)。宋代有酒蒸制(《局方》)。明代有酒炒(《万氏》),酒浸(《回春》),醋炒、醋煮、醋 焙、水煮制(《普济方》),炒制(《奇效》),甘草蒸制(《纲目》)等炮制方法。清代有瓜蒌汁炒制(《得配》)。此时,其炮制方法已达十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

1.常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条分档,浸4~8个小时,洗净,取出,中途淋水,润透,切薄片,干燥。

2.酒常山:取常山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常山每100kg用黄酒10kg。

3.炒常山:取净常山片,置炒药锅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放凉。

【现代研究】常山的抗疟有效成分主要为常山碱甲、乙、丙,这三者为互变异构体,尤以常山丙碱的抗疟效价最高。

现代研究表明,常山中生物碱的含量是生常山>;润常山>;浸常山>;酒常山>;炒常山,生品与炮制品之间相差1.4~1.9倍。毒性试 验结果,是生常山>;酒常山>;浸常山>;炒常山,生品与炮制品之间相差5.5~7.5倍。抗疟试验结果,抗疟效价是生常山>;浸常 山>;酒常山>;炒常山,在取各炮制品LD50的1/2量测定其抗疟效价时炮制品所用剂量中常山生物碱的含量高于生品3.4~4.4倍,但抗鼠疟 效价却低于生品,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炮制品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炮制过程中除了部分生物碱损失外,可能由部分高效生物碱转化为低或无效 成分。根据实验结果,常山经酒制或炒制后,虽然毒性降低了,但亦降低了疗效和含量,因而加大了临床用药量。生常山的毒性虽然较其炮制品大5~7倍,但用其 炮制品1/5~1/7剂量时,疗效却显著高于炮制品。故用减少生常山用量以降低毒性比用炮制减毒的方法更可取。况且现行的各种炮制方法并不能解决呕吐问 题。作者认为,常山用于治疗疟疾时以将净药材直接切成薄片或打成粗末入药为宜。还测定了全国部分省、市常山饮片的常山碱含量,结果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相差 5.5倍。各炮制品的常山碱含量:生常山>;黄酒炒常山;醋炒常山>;炒常山>;白酒炒常山。贮存4年,常山碱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依次为生 常山粉末>;生常山饮片>;炮制品粉末>;原药材。提示应注意存放时限与制订饮片的质量标准。

常山炮制后常山碱的含量均 较 生品有显著降低,不同炮制品中常山碱的含量依次为:生品>;麸炒品>;醋炙品>;酒炙品>;清炒品>;酒炖品,与传统炮制的减毒原理 相符;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的常山烘制品中常山碱的含量依次为:生品>;120℃20分钟烘品>;140℃20分钟烘品>;140℃30分钟 烘品>;160℃,30分钟烘品,说明常山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烘烤,常山碱被破坏。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醋炙、麸炒等。

2.文献摘录“凡欲使,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日干,熬捣,少用。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切忌也。”(《雷公》)“生用令人大吐,酒浸一日蒸熟或炒,或醋浸 煮熟,则善化痞而不吐。”(《入门》)“近时有酒浸蒸熟或瓦炒熟者,亦不甚吐人。”(《纲目》)“生用则吐,熟用稍缓。”(《说约》)“常山发吐,惟生用与多用为然,与甘草同行则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钱许,余每用必见奇功,未有见其吐也。”(《通玄》)

【总结】 常山最初的炮制方法是捣末、判末或切碎,明清时代有酒浸切片、切片等记载。常山质地坚硬,有鸡骨常山之俗称。为了方便切制操作,目前多用水浸泡、润闷等处理后切片。实验表明,常山浸7天后,其生物碱的含量损失近1/3;采用较长时间的润法炮制切片,生物碱亦有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于各地浸泡时间不一,操作方法不尽相同,造成饮片中生物碱的含量相差很大,以江苏省各地13种饮片中生物碱含量测定的结果来看,最低含量和最高含量相差约3.4倍,各种炮制品的截疟疗效远远低于原药材。因此,必须改进饮片的切制方法,可以考虑改进切药机械的设计,采用不经水处理而将净药材直接切片、切碎或打成粗末应用,这与最初使用的炮制方法相似。

 

标签:
常山常山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