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八角茴香炮制方法 加点盐来炒可否?

2016-10-25 14:54:00    来源:网络转载

【药材来源】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炒法(《博济方》),并有略炒(《苏沈》)和“炒令香透”(《普本》)之分。明代增加了酒炒(《局方》)、盐炒(《普济方》)、盐酒炒(《蒙筌》)、盐水浸炒(《回春》);清代则沿用宋代和明代的方法;并提出了“八角茴香入下焦药盐水炒用”(《害利》)。

【现代炮制方法】

1.八角茴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八角茴香:取净八角茴香,置热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较原色稍深,取出放凉。

3.盐炒八角茴香:取净八角茴香,用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吸尽,置热锅中,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八角茴香每100kg用食盐2kg。

【炮制目的】八角茴香味辛,性温。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

生八角茴香临床常用,长于温散寒邪,理气止痛。常用于胃寒呕吐,脘腹冷痛,亦可用于寒疝疼痛。炒制后辛味减弱,偏于甘温,擅长祛寒止痛;盐制辛味减弱,并能引药下行,偏于温暖肝肾,理气止痛。二者均可用于虚寒腰痛,疝气疼痛,寒湿脚气;但炒八角茴香治虚寒腰痛和寒湿脚气作用稍强,盐八角茴香治疝气疼痛之力略胜。《本草辑要》云:“炒黄用,得酒良。得盐则人肾发肾邪,故治阴疝。”

【应用选择】

1.生用

(1)胃寒呕吐:治中气虚弱,脾胃受寒,呕吐,腹痛或腹泻,常与人参、白术、炮姜、吴茱萸、炙甘草等同用,具有温里散寒,补气调中的作用。

(2)脘腹冷痛:常与沉香、附子、炮姜、肉桂等同用,能温阳祛寒,暖脾调中,用于寒凝气滞,脘腹冷痛,或攻痛上逆。治疗寒疝疼痛,其用法与制八角茴香相似。

2.制用(炒八角茴香及盐八角茴香)

(1)虚寒腰痛:本品微炒研末,饭前用酒或盐汤冲服,或配糯米炒熟后装袋外敷痛处,冷后即换,能温经散寒而止痛,用于虚寒腰痛。若下元亏损较甚,伴有梦遗滑精者,可与鹿角胶、锁阳、补骨脂(盐水炒)、杜仲(盐水炒)、龙骨(煅)等补肾药同用,治下元亏损,梦遗滑精,目眩耳鸣,腰膝酸痛,四肢无力等,具有温肾助阳作用,如锁阳固精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2)脚气:常与地龙(去土、炒)、川乌头(去皮、炮尖)、乌药(锉)、牵牛子(炒)等分,研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盐汤送服15粒,1日2次),治疗脚湿气,如茴香丸(《脚气治法总要》)。

(3)寒疝疼痛:常与沉香、荜澄茄、川楝子、木香、荔枝核等同用,具有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作用;寒甚者可加附子、吴茱萸。亦可与川楝子(炮、去核)、荜茇、木香等同用,治寒疝疼痛,外肾肿胀冷硬,能散寒理气止痛,如三增茴香丸(《三因》)。

(4)睾丸偏坠:常与小茴香(盐水炒)、橘核(去壳研,压去油)、炒山楂肉同用,如香橘散(《张氏医通》)。

【总结】八角茴香从宋代开始炒用,以后虽然出现了其他炮制方法,但炒法一直是炮制方法中的主流。对炒法的火候也提出了不同要求,有略炒、炒香、炒黄、炒至烟尽等。炒制工具方面,《普济方》提出了“银石器内隔纸炒香”和“不可犯铜铁器”的要求;《串雅内编》则要求“入坩器内,淹一周时,慢火炒之”。在炮制目的方面,除对盐制有记叙外,其他方法的炮制作用均未说明。现今全国各地,八角茴香基本上都生用,只有极少数地区炒用。至于盐制法,从《中国药典》到地方规范均未收载。在临床应用方面,不论用于肾阳不足,胃腹冷痛,疝气疼痛,古方中均有生用或炒用的;只有治疗疝痛的少数方剂用盐制品。现今临床处方及中成药方剂均以生用为主,但有少数温补肾阳的中成药方剂用盐制品。

生品、炒制品及盐制品的区别是:生品其性辛温,既能温阳以扶正,又芳香辛散,能散外侵之寒邪,并理气而止痛,故为临床常用;炒后芳香辛散作用减弱,以甘温助阳而扶正为主,故多用于虚寒证,并常与补益药同用;盐制引药下行,长于温暖下焦肝肾,故多用于疝气疼痛和肾阳不足的遗精阳痿等方中。古法中的酒制能增强八角茴香温散寒邪的作用,现已弃而不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
八角茴香八角茴香炮制盐炒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