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谈古论今 中药乌药的炮制

2016-10-17 10:38:46    来源:网络转载

【来源】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干燥;或刮净外皮,趁鲜切薄片,干燥。

【古代炮制】唐代有乌豆油煮(《理伤》)的方法。宋代有炒令黄色(《博济》)、炒令黑烟起(《证类》)、炭火烧存性(《总录》)、醋炒(《宝产》)、焙制(《背疽方》)等法。元代有炙法(《瑞竹》)。明代增加了酒浸(《普济方》)、酒浸微炒(《奇效》)、醋浸炙(《蒙筌》)、童便煮(《仁术》)、煨制(《禁方》)、药汁制(《准绳》)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醋磨(《大成》)、米泔水浸(《辨义》)、煅制(《备要》)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六七成透时,取出,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乌药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乌药临床多生用,刮净外皮,切薄片,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寒疝疼痛,痛经。酒制后温通利气,多用于小肠气,奔豚气。炒炭后收涩止血,多用于泻血,血痢。

1、生用

(1)心腹气痛:单用乌药,水磨浓汁,人橘皮一片,苏叶一叶,煎服,用于心腹气痛,如(《濒湖集简方》);若与香附同用,用于胸腹胀痛,如(《韩氏医通》);若与陈皮、枳壳(麸炒)、干姜(炮)等同用,用于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如乌药顺气散(《局方》);若与香附子、高良姜,赤芍药同用,用于乳母冷热不和,心腹时痛,或水泻,或乳不好,如乌药散(《药证》);若与木香、桂心、青橘皮、蓬莪术同用,用于妇人血气上攻,心腹疼痛不可忍,精神闷乱,如乌药散(《圣惠方》);若与炒甘草、香附同用,用于瘴疟,心腹刺痛,如乌沉散(《瘴疟指南》)。

(2)寒疝疼痛:常与茴香(炒)、良姜(炒)、川楝子等同用,具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喜暖畏寒,如天台乌药散(《发明》);若与沉香、人参、甘草(爁)同用,用于中虚寒滞,胸腹胀痛,或寒疝腹痛,或经行腹痛,如乌沉汤(《局方》);若与升麻同用,用于小肠疝气,如(《孙天仁集效方》)。

(3)小便频数:常与益智子(炒)同用,具有温肾缩尿之功,用于肾经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或白浊,梦遗,如固真丹(《魏氏家藏方》);若与川椒、吴茱萸(九蒸九晒)、益智(炒)同用,用于小便频数,如缩泉丸(《魏氏家藏方》)。

(4)上气喘急:常与人参沉香、槟榔同用,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的作用,用于七情郁结,上气喘急,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如四磨汤(《济生方》);若与枳壳、槟榔、沉香同用,具有顺气降逆的作用,用于伤损喘逆,张口抬肩,呼吸气急,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如四磨汤(《症因脉治》)。

(5)经行腹痛:常与香附、当归、木香、甘草(炙)同用,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经行腹痛,如乌药汤(《济阴》);若与杜当归同用,用于产后腹痛,如乌药散(《朱氏》)。

2、酒制用

(1)小肠气:常与炒高良姜、茴香、木香等同用,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小肠气,牵引脐腹疼痛,如乌药散(《疡医大全》)。

(2)喘息:常与茴香(炒)、青橘皮(炒)、良姜(炒)同用,具有顺气降逆,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抱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宝产》)。

3、制炭用

血痢单用乌药,炭火烧存性,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米饮下,用于泻血、血痢,如乌金丸(《总录》)。

【不同乌药炮制品成分对比】

乌药不同炮制品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炒乌药片>麸炒乌药片>盐炒乌药片>乌药片,以酒炒乌药片中乌药醚内酯含量最高。

【附】

文献摘录:“叶,力缓迟,须醋浸炙。”(《蒙筌》)

【总结】乌药古代炮制方法有酒制、炒制、醋制、炙制、煨制、煅制、泔制、药汁制等法。现代大都采用生品切制,偶用酒制品和炭品。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其化学成分以芳香性挥发油为主如乌药烯、乌药烯醇、乌药内酯等,因此在加工切制时应防止芳香性活性成分的损失。

 

标签:
乌药乌药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