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猪牙皂的炮制及应用

2016-09-30 17:02:06    来源:网络转载

       【药材来源】

      猪牙皂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s sinensis Lam.的干燥不育果实。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

       宋代有去皮炙黄(《圣惠方》),酥炙、蜜炙(《总病论》),烧灰(《总微》),去皮弦子炒(《扁鹊》)等炮制方法。元代有炒、盐醋炒(《世医》),去皮弦酥炙(《瑞竹》),酒炒(《丹溪》)的方法。明代有酥至黄色去子、蜜涂炙香、烧存性、去黑皮焙干、火炮(《普济方》),炙去皮(《奇效》),煨制(《蒙筌》),炙焦存性(《医学》)等法。清代有煨制、煅(《本草述》),“微火炙软,去皮弦子,再炙其肉为末”(《辨义》),焙干研(《串雅外》)等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猪牙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2.炒猪牙皂:先将净砂子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再加入净牙皂,拌炒至疏松鼓起,取出,筛去砂子,晾凉。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

       猪牙皂呈圆柱形,略扁而弯曲,长5~11cm,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的裂纹;顶端有鸟喙状花柱残基,基部具有果梗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中间疏松,有淡绿色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炒猪牙皂微鼓起,色泽加深,气微香,有刺激性。

质量标准

       猪牙皂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5.0%。

炮制目的

       猪牙皂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归肺经、大肠经。具有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的功能。

生品有小毒,作用甚猛,祛痰开窍,散结消肿作用强,用于卒中口噤,昏迷不醒及癫痫痰盛,关窍阻闭;外用治痈肿。炒制后峻烈之性稍缓,可用于顽痰喘咳,积滞便秘。

应用选择

1、生用

(1)中风口噤:《证治准绳》通关散,用本品与细辛、天南星、半夏、薄荷、雄黄为末,吹鼻取嚏,治卒中风口噤,昏迷不省人事,有通关开窍的作用。亦可与明矾为末,温水调灌,取吐,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喉中痰声辘辘,气闭不通,心神瞀闷或倒仆不省人事等实闭证,有祛痰开闭的作用,如急救稀涎散(《总录》)。

(2)癫痫痰盛:可用急救稀涎散涌吐痰涎。亦可与白矾、法半夏、天南星(炙)、僵蚕(麸炒)、朱砂、乌梢蛇(酒炙)等同用,能散风化痰,安神定搐,用于癫痫抽搐,时发时愈,如医痫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3)痈肿疼痛:用本品熬膏外敷,治未溃之疮肿,有消肿止痛作用。

2、制用

(1)痰湿喘咳:可与白矾、半夏、葶苈子(炒)、款冬花、人参等同用,能化痰止咳,定喘消饮,用于痰饮喘咳,如梅膏丸(《杨氏家藏方》)。亦可与阿胶(蛤粉炒)、麻黄(去节)、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同用,治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喘逆,有散寒祛痰,止咳平喘作用,如麻黄散(《杨氏家藏方》)。

(2)停滞便秘:《景岳全书》百顺丸,用本品与川大黄为细末,以汤浸蒸饼为丸,内服,治一切积滞及实热便秘,有消积化滞,泻下通便的作用。

       文献摘录:“去皮弦并子,蜜水润,炙干”(《世医》)。“炒烟尽存性,研末,钱许烧酒吞服,可治诸药不效之胸疼,但入丸、散,不入汤剂”(《正义》)。

总结

       猪牙皂古代炮制方法较多,但去皮弦子的净制方法几乎为历代的共同要求;炙、炒的方法也用得较普遍,二者的作用相似。近代保留了炒法和煨法。砂烫于古代文献未见记载,为近代新发展起来的方法,所起的作用与煨、炒法差不多,尤其与煨法接近。因本品的煨制方法近于火炮,是将药物埋热草灰或子母火中加热至发泡,这与用较低砂温(100~150℃)烫制的火候要求及加热方式均相似。

由于猪牙皂辛散走窜,性极锐利,且对胃肠的刺激性很大,故用量小,多入丸、散剂,以便控制服用量。剂量过大或胃肠黏膜有溃疡者,均可引起中毒。近代主要用于逐痰开窍,常以散剂吹鼻取嚏或调灌取吐,故多生用。制后辛散开窍之力减弱,烈性亦有所缓和,但逐痰之力仍强,适于痰壅气逆之喘咳,亦用于消积通便,多作成丸剂或膏剂服用,用于汤剂者少。本品内服不论生用与制用,非邪实痰痞者、溃疡病人、虚人、孕妇及有咯血倾向者,均忌用;痈肿已溃者’外用亦不宜。

标签:
猪牙皂猪牙皂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