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三路为径”培养中医药综合性人才

2017-03-20 17:31: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②| 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教授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50余载,提出“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以德育人,以“三路”为途径培养中医药综合性人才,在中医药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施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已历53载。

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开发相关新药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带领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市级科技成果32项。主编、主审全国统编教材7部,专著20余部,培养学生中包括全国劳动模范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3人及“973”首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其中70余人已成为学科带头人。

“一体两翼”的现代中医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即以继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历代名医临床经验为主体,以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为两翼,让中医学子在未来如大鹏展翅般腾飞。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教授经过长期探索,于上世纪90年代时提出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理念。

施杞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在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期间,创建上海市各区县中医院,加强市级中医院建设,并成立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为建设科研教学型大学夯实基础;他在任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院长期间,立足建设科研教学型大学,提出创“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医药大学”,让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获准更名的大学,推动了全国中医药院校新一轮创新建设;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他布局全面发展,率先推行学分制改革,在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中首次获评为“本科教育优秀学校”。

施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以人格养成(自尊的品德、自强的精神、自为的能力)为基本,以“六情”(对党和祖国要有忠情,对人民要有热情、对事业要有感情、对集体要有爱情、对家庭要有温情、对生活要有激情)教育为导向,以“三路”(引路、铺路、养路)育人为途径的人才培养经验。

春风化雨,“引路”入得杏林中

施杞认为,中医学术发展应注重“双向转化”,从临床实践与总结经验转化为实验研究,探索背后的证治规律及机理,并反过来由实验成果转化为中医理论与诊治能力的提升。他强调夯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基本功。要求学生“读经典,做临床”,实现“二次回归”,即让经典回归临床,指导实践,又通过临证回归对经典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提升中医学术素养,培养会看病、能看病、看好病的中医高素质人才。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六结合”,即中医与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医古文与外语结合,医药学与生物学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业务技术与组织管理能力结合,塑造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激发师生创新思维,对准“临床难点、学科重点、中医特点”,捕捉事业发展中的闪光点,培育生长点,聚焦攀登点。每次读书研讨会都引来师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聚汇,难题的破解。

在众多弟子心目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他支持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重建博士,自费为他购买出国做课题的机票。周重建矢志不移,系统研究了中医药干预神经再生的机理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周重建感触地说:“跟着施老师,我心里就踏实”。他的博士生唐德志,出国进修回来不久不幸患脑部肿瘤,倒在工作台边,施杞老师心急如焚,不仅组织抢救、联系手术,还亲自带头捐款,全校师生都为之感动,积极响应,使唐德志安全度过手术关、化疗关,目前已经正常工作。党支部还在施杞的倡议下,建立了“献爱心培育中医人才帮困计划”,并成立了帮困基金,关心和爱护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学生。2007年施杞和王拥军教授师徒2人同时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他们将奖金捐出,全部资助了贫困的本科学生。

“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施杞在讲课、谈话中经常引用诗词、典故启发学生,比如,提倡学习梅花精神,“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敢为人先的精神;“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奉献精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自强精神。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根源,有助于医学生加强人文修养,锻炼中医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大医精诚”的职业观,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从事传统医学事业的自尊,促进业务创新的自为,才能成医德高尚、情怀大义的好医生。

“铺路”望远,团队扬麾上高峰

施杞出身于中医世家,并先后师从我国著名骨伤学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追求十三科一理贯之的理念,游学我国各大伤科流派及沪上中医各家名医,并赴瑞金医院骨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修,注重流派传承,建立了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强调理伤宜“八纲统领,少阳为枢,气血为先,脏腑为本,筋骨并重,病证结合,扶正祛邪,法宗调衡”,弘扬了中医内伤学说。为打造医教研高端平台,2003年,施杞创建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率领团队开展中医药防治骨伤科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13年来承担国家及部市局级课题188项,对慢性筋骨病的研究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提出慢性筋骨病“从痹论治”,生物力学基础是“动静力平衡失调”等一系列观点,开创内调气血、外衡筋骨的治疗理念,形成系列经验方药,发明国家准字号新药“芪麝丸”,创立“整筋三步九法”“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形成了预防、治疗、康复、养生、治未病五位一体治疗疾病的新模式,通过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推广,疗效突出,使众多患者免于手术之苦而获愈。该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

施杞毕生以“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为己任,曾任中华中医药骨伤科分会会长20年,引领我国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主编、主审全国统编教材7部,专著20余部,先后获得非遗“中医正骨”代表性传人,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骨伤名师。以龙华医院骨伤学科为基地,施杞全面加强中医骨伤学科建设,形成了以石氏伤科流派传承为特色,中医药防治急慢性筋骨病为主的门急诊病房一体临床教学基地,所带领的龙华医院骨伤学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技部、教育部创新团队,实现了由民间医术走向国家平台,由流派特色融入学科发展,由师承传授上升为高等中医教育体系的历史性跨越。

精诚守护,岐黄道上“养路”人

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医学教育家,施杞80高龄依然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不墨守成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社会需求、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引领学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思路。77岁高龄时依然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成为获得自然基金年龄最长者。每年承担着数十名硕士、博士、规培研究生、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带教工作。向全国输送了一批优秀学科骨干,培养硕士124名,博士60名,指导博士后11名,学术继承人14名,毕业生中包括全国劳动模范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3人及“973”首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其中70余人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施杞因此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施杞始终坚持教学相长,“学生因老师而成长,老师因学生而光荣”成为团队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励奋发图强的意志,在论文署名、项目评奖时,施杞甘当“服务员”,尽可能让年轻人领衔,自己却退居二线,把个人所获得的奖金分配给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们。为了学科的持续发展,施杞毅然“让位”,三次向学校党委递交辞去脊柱病研究所所长的报告,大力推荐学生王拥军教授接任所长职务,以促进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如今,王拥军教授已成为新一代中医骨伤学科的带头人,成绩斐然。施杞及时转换角色,改做团队的总参谋、弟子的定心丸,鼓励学生们要敢于接受挑战,适应“新常态”,发挥各自的优势。他常自励要努力成为岐黄大道上的“永久牌养路人”!而学生们赞誉施老师为创新的催化剂,传承的稳定剂,团队的黏合剂。

“我由衷地希望弟子们青出于蓝胜于蓝。能为他们增加一份成长的动力,我也就很满足了”。这是施杞的肺腑之言。征途迢递莫恨远,施杞在中医学教育的道路上坚守信念,为师严宽相济,提携后学;为医殚精竭虑,施德济民;处世柔和敦厚,虚怀若谷。他的渊源学识、人文情怀及奉献精神,得到中医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标签:
中医药传承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