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曹鸿鸣提出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

2017-03-15 11:05:4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4位委员围绕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曹鸿鸣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说,慢性病防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要转变观念,形成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完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曹鸿鸣提出,利用中医养生的传统优势,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诱发慢性病因素,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等协作机制,完善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模式。

曹鸿鸣建议,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将中医药慢性病防治服务工作纳入各级慢性病防控计划。

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国医堂等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及中医全科医师的培养;建设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慢性病防治城乡示范社区。

在慢性病防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指导思想”中、“策略和措施”中提出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此外,《规划》还强调要加强医防协同,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

《规划》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在“策略和措施”中提出,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强化规范诊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完善保障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控制危险因素,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增强科技支撑,促进监测评价和研发创新等八项策略与措施。

《规划》将中医药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纳入主要健康管理项目。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核心目标,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和20%,并提出了16项具体工作指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指标之一,计划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2025年达到80%。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协同,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服务。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和作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大力推广传统养生健身法。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建立由国家、区域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便利服务。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应用。针对中医药具有优势的慢性病病种,总结形成慢性病中医健康干预方案并推广应用。结合慢性病防治需求,遴选成熟有效的慢性病预防、诊疗、康复保健适宜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在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信息沟通及共享、防治技术交流与合作、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慢性病防治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医疗、公共卫生、护理、康复及中医药等领域人才培养。

 

标签:
中医药防治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