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让中医药文化“活化石”更璀璨

2017-03-09 17:48:29    来源: 新华日报

中医药文化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中,中医药首次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这就充分说明和印证了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逐步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在两会的首个提案中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以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典型和代表,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更广泛、更深入地实施。建议相关部门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创立全国性的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和传播中医药品牌;大力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加大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力度;加大海外中医孔子学院和中医药中心的建设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大中小学实现普及;让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各地璀璨夺目。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事实上,此前的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年春节期间,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中央电视台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类节目火遍大江南北,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壮美。中医药文化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具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特征,具有治身和治心的双重功能,这样的属性、特征和功能决定了中医药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历史进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上,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其理论体系、价值观念和制度形态与中医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为此,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过程中,要完善优化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创立全国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传播的品牌,充分发挥中央级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大力推动国家层面的、针对不同层次群体的中医药文化大型宣讲、竞赛活动,以持续不断的活动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力。

其次,文化部门要做好中医药博物馆工作,尽快启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立项建设调研工作,加大对现有院校或省级中医药博物馆的专项支持力度,统筹做好其他类别和层次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将各类中医药博物馆建成中医药文化宣传、展示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并形成有效的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机制。文化部门要加大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力度。在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过程中,高度重视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整理、研究、利用等相关工作。

第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门应当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大中小学实现普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在各类教材、各类课程建设中增加能够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和内涵的知识。支持高校中医药文化相关学科建设,督促高等学校中医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药高校将中医药经典、中医药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国家汉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进一步加大海外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药中心的建设力度,提出明确的建设计划。上个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及其价值观念正是凭借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得以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的,这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传统也正可以为我们所广泛运用,并且也符合当前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建设需求。

 

 

标签:
中医药文化中医药行业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