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专访彭鑫医师:谈中医和西医那些事儿!

2017-02-07 11:51:13    来源:瓷库中国

农历春节刚过,古老的城市又多了一圈重而不清的年轮。在过去的一年,环境问题突如其来的笼罩着人们的生活。这使人们意识到了停留和回望的意义,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和关注已经从治病衍生到养生,更多的人愿意从亚健康阶段就寻求医生的帮助,因此中医的博大精深又再一次的被人们推崇和认可。“望、闻、问、切”四个字浓缩了几千年来中医文化的传承并沿用至今。

北京集中着一流的医疗资源,医院的清晨这让这座城市显得并不宁静。彭鑫博士是知名专家中的一位,如同想象,他的一天是难以喘息的忙碌,由于病人的数量太多,问诊的时间被压缩的没有一句坠话,这样的场景在北京的各大医院每天都在上演。彭鑫博士在中医研究和传统文化领域都颇负盛名。在他结束了满满一天的工作后,接受了我的采访。

如今,中医与西医共同存在于社会的医疗体系中,那么对中医与西医的了解,大众该如何正确的认知,两者到底存在不存在相悖的理论?在中国,中医学是否应该被常识化呢?就这些问题我采访到了著名中医医师彭鑫博士。

专访彭鑫医师:谈中医和西医那些事儿!

彭鑫:执业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人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参与国家科技部97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中华大典》等8项科研课题。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宝贝一家亲》、山东卫视《养生》、重庆卫视《爱尚健康》、福建电视台《健康路八号》特邀中医专家;北京电视台“优优宝贝频道”首席中医专家;新浪育儿频道首席中医专家。

著有:《伤精与养精康复之道》、《彭鑫谈内壮健康法》、《中医古法婴幼养生》、《中医启蒙》《防治冠心病的饮食保健》、《张仲景医学全集•张仲景方剂实验研究》等专业类书籍。

多年来以“中华传统养生之道”为主题,参与全国各地政府及高校学府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免费讲座演讲21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好评。

中医与西医存在相悖的理论吗?

彭鑫: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中西医相悖的理论很少,但是互相不理解的理论很多。西医的基础是生物学和现代科学。中医学的基础不是这些,中医学的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涉及经史子集诸部,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学、哲学、天文、地舆、历法、官品、伦理、道德、律法、农牧、音乐、命相、修真等各个体系,其知识背景渗透到百姓日用生活各个方面,中医学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与同时代的其他学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现在中医教学中,把这些基础全去掉,就如同去掉基座,而直接教金子塔尖的内容。底下是怎么推演出来的,在我们的现行的中医教育体系里是缺失的。

以小孩肺炎为例,西医是消炎,用抗生素。在古代没有抗生素,中医用生石膏煮水,小儿喝了肺炎好了,烧也退了。西医的逻辑是还原论,生石膏煮完水之后是不是能煮出能够有杀掉细菌的有效成分呢?按照现代科学,生石膏是一种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天然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煮过生石膏之后的水里,溶解了一部分的硫酸钙,但是这个水经过化验,根本找不到可以杀灭细菌的所谓“有效成分”,所以,按照现代科学的还原论的逻辑,无法理解这种现象。

中医学往往不是用这种线性的一对一的逻辑来处理复杂问题。中医学更强调的是把人调整好之后,细菌和病毒无法适应强壮的身体而自动消失,是这套逻辑。中医只需要把肺里边的热清掉,生石膏是清肺热的。肺中的热气清了之后,细菌和病毒就没有生长环境了,就好像把蚊子扔到沙漠里边,这个蚊子就在沙漠里活不下去。但是蚊子要是在沼泽地里边肯定活得很好,那么肺很热的状态下,就相当于沼泽地,蚊子肯定生活得很滋润。

中医学用药经常讲气,生黄芪是补气的,陈皮是理气的,升麻是升气的,沉香是降气的等等,中医学万法归一就是讲的一个调气。调气调的就是你内在的环境和状态,这种状态对了之后,这些细菌、病毒、甚至肿瘤、癌症等致病因素自然而然就无法适应而消失了。

怎么看待中西医结合这个问题呢?

彭鑫:中西医结合不要在理论上结合,最终的结合点就是在临床上结合,其实这里边问题很多,你问的特别关键,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中西医结合在哪里结合?在临床一线结合是最合适的。因为如果是理论,逻辑结构不一样。

比如肿瘤的治疗,癌症的治疗。癌细胞活跃期的时候,用西药化疗或者放疗的方法抑制住癌细胞的同时,身体的其他细胞也同时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在这种时候,再用中医的方法补益病人的元气,就会把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放化疗的同时或之后的恢复期服用中药,头发不会继续掉,饮食能回复正常,体力也不会特别虚,身体也可以下床走路了。而不是说化疗四次之后眼圈深陷,饭吃不了,头发都掉没了,整个人虚弱的无法走路。再例如在外科,车祸引起的病人严重骨折,抢救、做手术、接骨,清理创面,防止感染等等西医擅长,但是把人抢救过来,骨头接好,皮肤都逢合之后,如何让病人恢复得更快,骨骼愈合更快,西医就不擅长了,甚至没有什么更好方法。这些中医就特别擅长,用续骨疗伤的方法和药物,骨头长起来很快,愈合的很好,身体恢复也好。

在这些点上可以中西医结合。我认为中西医终极的结合点就是在临床一线,在理论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干得越专业、越原生态越好,可以互相借鉴,但不要受彼此的干扰,因为这两种科学模式从根本上的方法论不一样。

现在有的西医学习了中医,不是冲着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气机去研究,而是冲着细菌病毒研究,就开始查某种中药是否有杀某种菌的作用,这还是西医的思维模式。一看这个人感冒了,是细菌性的,就把中药那边能抗炎的药物全罗列好了,大青叶、板蓝根等等开出一张药方,这只不过用中药替代了西药抗生素,实际上还是西医的理论。而中药学里边所讲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指的这个药对整个人体气血阴阳起作用,人体的五脏六经的的气血阴阳调理好了,疾病自动就好了,所谓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自动消除。

中医是有派别的。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感冒,时方派可能用荆防败毒散,经方派用桂枝汤、麻黄汤,都可以把病治好。西医不是这样,西医就是标准化的,统一化的。

中医是否应该走向常识化?

彭鑫:第一,中医有必要走向常识化,在国外很多地方医学教育是终身的,在职场中经常会有这方面的培训课程。可以普及、科普一些中医养生和疾病的保养的方法。有了医疗常识,就会很好预防和控制住疾病,从而节约大量的医药费。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把医学普及工作都做到了前头,节约了大量的医疗成本。从长远来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很有必要。

第二,不仅是中医学,整个医学都应该被常识化。针对现在的社会现象,医患纠纷很多。纠纷其实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那么信息不对称是如何产生的呢?医生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都要付出十几年的学习和临床,医生不可能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他学习十几年的结果给患者讲明白。时间也不允许,这就导致很多患者不了解这个疾病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自己被治疗的中间过程是怎么回事。当沟通不充分的状态下,患者就对医生有了误解,产生了纠纷。如果病患也有一些常识性的医学基础,交流起来就会好很多,误解消除,医患纠纷自然减少。

大众传播中经常说西医是治标不治本。

彭鑫:这里我觉得首先要区别什么是标,什么是本。标和本说清楚了之后,治标不治本,或者治本不治标这个概念就能说清楚了。大众概念里边的标就是突发表现出来的症状。本是什么?本就是症状背后的疾病机制,中医学叫做病机,就是它的本质,疾病的本质。治标通常指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只是针对症状处理,见到高血压就降压,看到发烧了就消炎,都是一些线性的逻辑,不去追寻为什么会高血压、会发烧,这些症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高血压、发烧的。在很多这种处理上,不进行追本溯源的研究,只是把现象给消灭了。比如感冒是因为细菌引起的,就把细菌消灭就行了。为什么有很多人输大量抗生素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身体很虚弱,就是抗生素把细菌消灭的同时,也把人的阳气也打下去了。把感冒这个表面现象治好了,西医的工作就结束了。

中医学是治人,西医学是治病,目标不一样。中医学更多的是治人本身,把人体调好之后,病自动退了。中医学起手就不是针对病来的,比如高血压头晕脑胀,中医学一把脉,一看舌头,判断是肝火。开的药是天麻、钩藤、杜仲、牛膝、桑寄生等一组药,中医学叫方剂,从西医学研究看来,这些药单独都降不了血压。但这组药吃完了之后,血压自动就下降了,为何呢?是因为把肝火清了,肾水滋了,血压就不高了,不头晕了,也不耳鸣了。也就是把肝肾等内脏调好,病就退了,终归是调自身。天麻、钩藤可以清肝,杜仲、桑寄生,又把肾水补上了,清肝火,滋肾水,五脏和谐,自然而然就没有高血压了,我认为这就是治本。从中医眼里看来,这是人的事,不是病的事。西医学通常都把它看作是病的事,是先树立一个敌人,然后站在对立面,打击敌人。而中医学不把这个病看作是对立面,而是认为其原因在于人体自身不正,自有外邪,把自身正了之后,外邪就没了,所以中医强调内调脏腑,外舒经路,中开心结,自身和谐了之后,病邪自退。

在当下从医的体会和感悟。

彭鑫:简单说两句最直接的,我学习中医的发心从何而来。第一个,叫做“上以疗君亲之疾”(语出《伤寒论•序》),先给父母把病治好。我父亲肠胃不好,我妈颈椎、手等关节不好,所以我学成之后第一件事是先给他俩把病治好,进而推演到长辈、家人、朋友、身边的人,维护好他们的健康。第二个,是为现在的众生治好病,医好心。古人说:“万病由心造”。所谓我除了出诊医病以外,这几年也都在免费讲课,弘扬传统文化,普及中医养生常识,让大家防病于未然。第三个,是为后世留一些东西,我个人对生命科学、传统文化、中医学的一些体悟,还有行医过程中总结的治病经验,我要把这些整理好,或许对将来的学子和国人都会有一定的启发和传承的作用。这就是我此生想干的三件事。

标签:
中医西医健康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