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点评 > 正文

2016年药材市场第一季度分析报告

2016-06-03 11:22:19    来源:康美中药网原创

2016年1季度,以春节为转折点。春节前1月份,行情整体疲软,品种降多升少,商家迷茫观望,节后3月份,市场却开启了一轮强势的涨价潮,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商家关注力度、投资信心等“景气指标”也达到了近5年熊市的最高值。此信号是底部确立后的反弹?还是重复2009年市场低谷时的“V”形反转,又或者仅仅是经过太久疲软后的“昙花一现”!

一、行情监测与归纳

根茎类:

涨价品种: 三七、太子参、元胡、麦冬、川贝、平贝、浙贝、山药、党参、当归、黄芪、黄连、桔梗、生地、云木香、祁木香、郁金、远志、紫菀、赤芍、白鲜皮、天花粉、知母、射干、苍术、黄精、薤白、巴戟天。合计28个,总监测数110个常用品种,涨价占比为25.5%。

其中,常用大宗品种14个,占比达到50%。涨幅50%的品种2个,涨幅30%的品种1个,涨幅20%的品种5个,涨幅5-10%的品种20个。

下跌品种:人参、西洋参、元参、川芎、牛膝、板蓝根、猫爪草。合计7个,总监测数110个。跌价占比6%。

其中、常用大宗品种6个,占比达到86%。

平盘或小幅震荡品种占比为68%。

2016年药材市场第一季度分析报告

总结:

1、根茎类品种一般销量大、价格周期性较明显,市场关注度较高,在整个中药材市场如果按板块划分,根茎类占比能达到50%。籽仁类占比达30%。花叶、皮类占比15%,动物类等占比5%。因此,根茎类行情波动频率、波动幅度可作为当前市场活跃程度和商家参与热度的判断依据之一。

2、涨价占3成,跌价占1成,平盘占6成,说明市场当前下跌压力已小,已蕴育向上潜能,可第一步判断2016年第一季度市场底部有筑底完成迹象,接下来须经过二、三、四季度去验证、纠错,防止市场“假反弹”现象。

3、常用大宗品种的涨跌对市场活跃度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大宗品种的涨价有利于资金的介入、赚钱示范效应更明显、对人气更有提升作用,从而推动整体市场活跃、提升商家参与热情,反之亦然。因此在涨价品种中,大宗品种占比达到50%,说明市场人气、活跃度有较大提升。

4、跌价品种中大宗品种占比达到80%,说明当前市场仍处于两极分化中,商家仍处于犹豫阶段,市场并未形成统一共识,当前市场整体趋势并不明朗,是高价品种向低价靠拢,还是低价品种被高价品种带动上升,仍须等待验证。

 

籽仁类:

涨价品种:辽五味、覆盆子、草果、栀子、白豆蔻、白蒺藜、韭菜子、蛇床子、杏仁、郁李仁、火麻仁、吴茱萸、枳实、佛手、薏苡米、枳壳、车前子合计17个。监测统计90个,占比19%。

落价品种:枸杞、菟丝子、鸦胆子、枣仁、柏子仁、连翘、莲子。合计7个,监测统计90个,占比8%。

平盘或小幅震荡品种占比73%。

2016年药材市场第一季度分析报告

总结:

1、籽仁类品种一般专营性较强,且周期性、波动性、价格敏感性不如根茎类,因此,其大多时间是起辅助和烘托作用,起二次验证作用,如根茎类上涨,籽仁类也上涨,说明市场整体上已处于上升期。

2、涨价品种多于降价品种,平盘品种占据多数。符合根茎类走势。

 

草类、花叶类

涨价品种:肉苁蓉、锁阳、艾叶、金钱草、苦地丁、淫羊藿、半枝莲、菊花、野菊花、辛夷花、夏枯球、大青叶、三七花。合计13个,总监测品种100个,涨价占比13%。

跌价品种:藿香、细辛、红花。合计3个,总监测品种100个,跌价占比3%。

平盘品种占比84%。

2016年药材市场第一季度分析报告

总结:

1、花草类品种专营性更强、质轻泡、占库存,外围资金很难介入。但在工值、运费上涨支撑下,行情底部也在稳步提高。从历史上来看,花、叶类品种行情多数是平稳上升。没有过高价的辉煌,市场也少有关注。

2、涨价多、跌价少,符合整体市场趋势。

3、花草类品种一般生产周期短、生产投资低、生产易恢复、易调整,生产特性决定了其价格的总体平稳性。

 

皮类菌藻类

涨价品种:白鲜皮、地骨皮。涨价品种2个,总监测50个品种,占比4%。

跌价品种:茯苓、猪苓。跌价品种2个,总监测50个品种,占比4%。

平盘或小幅震荡品种占比92%。

2016年药材市场第一季度分析报告

此类品种市场占比较小,商家也少有关注,其对市场的预测和影响作用总体较小。

 

动物类

涨价品种:鳖甲、蝉蜕、蜂房、龟板、僵蚕、九香虫、桑睄、地龙、天龙。总计9个,总监测50个品种。涨价占比18%。

跌价品种:水蛭、白花蛇、全蝎。合计3个,总监测50个品种,占比6%。

平盘品种占比76%。

2016年药材市场第一季度分析报告

点评:动物类品种专营性强,多年的行情平稳,导致市场供应紧平衡,因此,当前价位的上涨,多是真实供求矛盾的体现。也许正是多年商家的忽略,才造成近两年动物类品种的风光。

总结:从以上各板块涨跌分布比例来看:涨价品种多于跌价品种,市场暂时保持乐观情绪。虽有旺季因素影响,但终究还是供求关系所影响,因为价格是供求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2016年1季度,从行情监测来看,市场底部已有触底迹象。

 

二、当前市场各要素介绍

1、生产端 2016年春季种植已近后期,从今年籽种走势和价格行情来看,中药材种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包地大户种植规模已有缩减,生产已出现转折迹象。

从全国各地种植情况来看:因行情所处位置不同,全国药材生产虽出现区域性的分化,但即使高价品种,扩种幅度也有所下降,低价品种生产则继续萎缩。

2016年种植:在粮价下跌的大背景下,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较为迷茫,并没有几年前对热点品种的跟风、集中种植的情况出现,反而出现种植品种多元化、种植规模均一化的格局,2016的种植更出现分散化的趋势、商家调查并不容易。通过近期下乡调查情况来看:种植规模缩减已成事实,但减种幅度却并无准确数据,品种种植分散,传统的产区、老产区也因多年重复种植,多倒茬换种其他品种。并没有前些年的集中种植情况,种植区域更分散

2、生产成本 在当前规模种植日渐成主流,在半机械化普及情况下,中药材种植成本已有明显提高,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不少中药材品种低价决不是仅仅历史低价翻一倍,有可能更高,因此,当前,中药材种植成本还需要重新梳理和确定,须要做到与时俱进的更新。不能陷于传统的思维定律。

3、流通端 ① 商贩、加工户群体:因近几年需求不足,加之行情低位续跌,使得此类群体利润空间较小,生存艰难。② 经营商。在需求不足大背景下、在价格续跌的大环境下,专营商多靠流通规模来实现资金回笼和财富积累。因此,随着新药典实施,货物质量的提高,当前经营商经营难度已明显增加。③ 投资商。从目前看,投资商心态已趋于平稳而略显积极,因为当前价位已低,即使套住,降价风险已不大,加之生产调减,库存在消化,因此,投资商心态趋于积极。④ 供货商。随着新药典实行,退货比例增加,加之当前利润较低的背景下,退货则意味着亏损,当前,供货商群体日子也不好过。

4、需求端 饮片厂、药厂、GSP经营企业。在当前国家监管趋严背景下,大多数企业不敢盲目生产和储备,需求呈现萎靡状态。

5、库存 近几年市场需求疲软,国家监管趋严,投资商不敢盲目囤积、药厂不敢大量储备,专营商多随销随购,农民也积极出售,从总体来看,此轮周期,除个别品种外,库存量压力要小于以往周期。

6、需求 需求下降已成为当前市场的共识。生产缩减、库存下减,但需求也在下降,因此,这两年疲软的需求也掩盖了其供求矛盾。如后期需求恢复正常,行情仍有全面补涨的可能。

7、交易量 做为衡量价格涨跌真实度的重要指标。从近几年来看,无论是产地还是市场,交易量下降是无疑的。抛开投资性需求及涨价带来的超前储备需求,当前交易量是真实的供求现状体现。

8、人气指数 当前价位普低,生产处于缩减,投资风险降低,这是支撑商家投资的基础,但需求下降、监管趋严、含量差别等问题又制约商家投资热情,因此,2016年1季度,市场商家人气指数只能是0度偏上,下一步人气带动,还需要市场实质性利好驱动。

9、人流量 2016年1季度,人流量明显要高于往年同期,但当前的人流量多是当地人,外地商家身影并不多,人流量指标可做为人气指数和交易量指数的佐证。

10、资金量 应该说经过多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药农、商贩、商家、业外资金实力明显增加和上一台阶,当前资金储备量远高于以往时期。当前股市不振,使得前期商家不少资金从股市撤回;加之当前中药材价低,价值洼地初显,业外资金关注较多。而其它行业不熟悉,且全面走低,商家多不敢盲目对外投资,因此,当前中药材市场资金量总体充足。

总结:2016年1季度,生产处于调减,生产成本稳步走高,库存处于缩减,人气指数有所上升,人流量、资金量增加,但需求下降、交易量低迷、监管趋严,商家经营难度增加,利、弊各占一半,市场仍处于胶着、僵持状态。

 

三、宏观政策

1、经济走向 2016年1季度,GDP增速达到6.7%,楼市涨,出口形势好于预期,CPI温和上涨,新经济支撑作用明显。总体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稳步向好,如果接下来能持续平稳向好,则为中药材市场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大趋势向好,也能带动区域行业向上发展。

2、大宗产品 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行列,其行情走势也受其其它行业走势所带动,因此,判断中药材市场走势,可参考农产品、大宗产品走势,起到相互验证作用。

当前,蔬菜价格高涨,蒜你狠、向前葱卷土重来,猪肉价高;钢铁行情反弹,从大宗产品走势来看,有转稳向上迹象。

但粮、棉价下跌、蛋价回调,油价不稳,这又对当前走势判断带来挑战。当前,大宗产品行情并不明朗和稳定。仍存在反复和震荡调整的可能。

总结:从经济走势来看,一季度虽有向好迹象,但基础并不牢固;大宗产品两极分化严重,趋势并不明朗,宏观方面局势复杂,还有反复可能,须谨慎观望。如经济向好、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则将同时带来中药材行情整体上升。

 

四、外部因素

1、天气 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今年南涝北旱现象将明显。从近期看,南方多雨,北方持续干旱已得到验证。因此,今年天气因素将是重点关注和跟踪的事件,因为天气影响可能是导致品种价格波动的“导火索”。

去年部分商家赌赢了甘肃天旱,获得较好的收益,因此,对于天文的研究,也将成为商家的必须课。

多雨没法调控,但干旱对于有灌溉产区来说,则是利好;对于靠天吃饭的产区来说则是利空,商家也应因地思考,不能一刀切。

倒春寒目前看来发生机率已小。今年应重点关注南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降水多区域品种;继续跟踪甘肃、内蒙、山西、陕西等地的靠天吃饭的干旱区域品种。

2、监管 近期山东疫苗案、上海的奶粉案反应的食品、药品监管的漏洞,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今年监管力度来讲,应该是加强的一年,对于中药材需求来说仍将是压制。

 

五、当前社会新变量

1、资金旺盛,急于寻求投资方向。

今年各行各业生意普遍难作,大量的资金急于寻求安全投资项目。中药材做为波动频繁较高的特殊农产品,其低价已引起业内、业外资金关注。1季度,已有不少业外、业内资金介入中药材囤积。如前期的三七、桔梗、山药等都有资金身影。

2、大户提前介入,生产成本整体提高。

当前中药材生产成本已明显提高,而大户提前介入,尤其当前种植时节,又刺激农民生产恢复,延长其价升时间。

3、粮价下跌。

这是此次周期与前几个周期最大的不同点。粮价是中药材的效益最直接的参照物,粮价涨,药价升;粮价跌,药价降,因粮价的走低,中药材参照成本下降。去年亩收益2000元,农民便会种粮不种药,而今年亩收益在1500元以上,农民就会种药不种粮。当前粮价下跌,对于中药材生产调减起到延迟作用,也有可能使得我们前几年认为价低的品种,今年生产继续稳定,低价品种继续小幅回调。

4、工值支撑因素减弱。

因经济下行,外出务工受阻;当前药价普遍不高,粮价下跌,农民预期值下降,农民种植、采摘也将受到影响。前年农民种植只选择收益高、用工少的品种;去年农民种植选择效益相对高,用工少(相对于投资低)的品种;而今年种植,农民尤其是散户农民只考虑收益了,工值等因素考虑已少。

 

六、后市走向

1、短期预测:一季度行情涨多跌少,商家提前介入,在粮价下跌大背景下,春种时节提前价涨将刺激生产恢复,当前价涨应考虑有“泡沫”因素;二季度正值用药淡季,须防范有回调、修整可能。三季度随着产新品种增多,须考虑减产等不稳定因素带来的行情波动;四季度将是进入行情波动后的巩固与调整阶段。总之,2016年,中药材市场大涨时机不到,在生产仅是高位缩减、库存仍有存量、需求同步下降、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2016年行情更多的应是震荡行情!

2、中期预测:2017年,随着经济转为平稳,需求回归常态,生产低位运行,2017年行情将有所转好,趋势也将比2016年明朗。

3、长期走向:2018年以后,随着库存消化、生产缩减、人气提升,中药材市场应该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七、业务建议

1、大资金应提前布局

当前资金充足,不少商家对行情波动较为敏感,稍有风吹草动,中散户资金将蜂拥介入,给大资金运行带来困扰。因此,对于大资金来说,应提前2-3年布局,在市场处于低潮,行情不明朗时,从生产源头介入,稳步操作。

2、日常经营也应做出规划,适当储备。

当前的行情,除个别高位品种,多数品种处于低位运行,降价空间总体已小。对于企业日常经营来说,应将所经营品种分类,对于销量大的品种,适当增加储备,对于销量一般品种,也应适当加大存储量,减少批批检测的费用。对于高位品种,则仍采取勤进快销方式。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原创文章,康美中药网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