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点评 > 正文

中美贸易战正酣,中药出口如何应对?

2019-05-22 15:35:27    来源:康美中药网原创

贸易战白热化,中药出口情况如何?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近6000亿美元的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威胁会进一步扩大加征关税的范围。这笔费用占美国进口商品的20%,进口产品物价将上涨,这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关税收入虽然增加了,但美国消费者却要掏更多的腰包,“严重”影响进口大国美国的零售业。据美国相关媒体调查,每个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开销将增加2000美元,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对于出口国中国来说,对美出口仅占我国出口额的16%,经济学家分析称,预计有8%的出口商品可以被国内内需消化,我国不喜欢贸易战,但我们能承受它。

中美贸易战正酣,中药出口如何应对?

相关涉及产品征税说明

美国是我国中药材提取物的需求大国

从历史上的数据看,美国并不是我国原药材的出口大国,且仅限于中药提取物作为食物添加剂等的需求,其需求占我国提取物出口额的22.49% ,其中中药类占13.6%。

传统亚洲地区才是我国药材和饮片的主要出口地,2017年我国对亚洲地区出口的中药材数量达到18.54万吨,出口额9.71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我国对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占比则相对较小,北美地区的药材和饮片出口额约有4300万美元。

北美仍是我国中药类和提取物最大客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7.6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进口额为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8%,出现双增长情况。

其中2018提取物出口额23.68亿美元,同比增长17.79%,“量增价涨”情况的发生,使得我国提取物成功走出前几年出口低迷的困境。也让提取物在中药类的出口地位提高5%,达到60%,成为拉动中药类商品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原料中药材和饮片出口却并不给力,比例逐年下降。

对美出口提取物出口稳居首位,2018年出口额为5.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68%,占出口总额的22.49%,出口产品主要是甜菊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等膳食补充剂原料类产品,加上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总出口额达 6.66亿美元,美国仍然是我国最大中药类客户。

出口的品种和市场

排名前十的品种为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甘草提取物、万寿菊提取物、越橘提取物、橙皮苷、银杏叶提取物、芦丁提取物,总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占品类50%。其中,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出口额均突破2亿美元。

我国中药材提取物出口,除了美国,其他市场还有日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德国、西班牙、印度、马来西亚、法国为前十大市场,大部分都有出口额的增加。

中药材提取物出口前景

中国的中药材提取物面向全球市场出口,例如北美、欧洲、东南亚等,作为药材资源生产国,我国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物种丰富程度是其他国家无法取代的。据USTR(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告显示,6月10日将公开听证征求对3000亿美元中国货物进行加征25%的税,列表内就包含提取物和中药材。整体上,中国的提取生产效率是东南亚提取生产指挥棒,我们一开工,周围国家就会紧随其后。从双边贸易摩擦剧烈程度来看,美国加征关税的可能性极大,所以美国居民增加此类产品的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我国中药类出口也将受到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的部分中药类产品的优势正在转变,如芦丁、薄荷醇、桉叶油等提取生产,已经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如泰国、越南。如何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保护环境,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中美贸易战正酣,中药出口如何应对?

USTR征求含中药类3000亿出口商品公众意见时间表

中美贸易战正酣,中药出口如何应对?

下一波3000亿征税清单议案里面含有中药材和提取物(节选)

从提取物到中成药:初产品生产效率的比拼,始终是劳动力的较量,而且往往还是拿破坏环境作为代价,作为有望形成东南亚货币中心的中国来说,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也不是我国决策层想看到的。

因此在中药发展方面,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老祖宗的组方。自去年4月中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至今已近一年时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新药研发依然亟待突破。近日,为落实《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规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报工作,国家药监局起草并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可谓是再次推进了这项工作。

160亿美元的国际中药市场,中国仅占5%左右,所以我们应该对标日本制药工业,向日本汉方看齐,为了让国际市场更多接受中药产品,中药产品的生产有必要抛弃“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传统概念,围绕提高用药效果、提高用药顺应性等做文章,开发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中药产品。

(撰稿人:康美数据指数组   责任编辑:张岳峰)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