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芪农”老张的脱贫故事

2018-08-10 09:13:10    来源:新华网

2003年,46岁的贫困户张吉从北岳恒山深处的石窑洞里,搬到山外的三间大瓦房后,他家第一次通上了电,14岁的大女儿第一次走进了小学课堂。

这两年靠种黄芪,张吉在北岳恒山上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发了财。“芪农”老张同时还是县里的“鉴芪”能手,哪个是野生芪,哪个是速生芪;是产自甘肃、内蒙古还是来自恒山深处,他一看便知。今年,张吉捧回了大同市脱贫攻坚奋进奖。

浑源县大桥村是个移民村,2003年之前,组成它的6个自然村散落在恒山深处,其中3个通了电,3个未通电。张吉所在的独龙村,村民祖辈住在石窑洞,搬下来之前家里没通过电。

“山上没有电,可咱有‘家用电器’:一个手电筒,还有个收音机。”张吉打趣说。

张吉的老婆张鲜平经常抱怨,虽说她也出生在另外一个自然村,但是娘家村里通了电。“孩子们第一次见电视都是在俺娘家。赶着毛驴下山磨面走十二里山路,来回要一天时间。”张鲜平嫁给张吉后,嫌麻烦,没下过一次山。

只有几十口人的独龙村,地可不少,有1000多亩。“山坡地,不长粮食,也没个路,只能挖点药材背到山下换点粮食。”

好在恒山产黄芪。恒山黄芪又叫正北芪,是道地药材,头几年价格不行,野生的也挖不到多少,张吉一年只能卖三五千元。

2003年,村支书郭德胜带领6个村的村民搬出了大山,住进了山脚下移民村的瓦房。2005年,张吉卖了驴,终于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一个真正的家用电器。

下山后,要地没地、要粮没粮的村民每年秋天还得去山上挖黄芪换钱,只刨不种,差点让正北芪绝了种。

“没办法,只能再领着村民返回山上修路种黄芪,修路费了大力气,种芪简单,把野生芪的种子撒到山上,再进行仿野生种植。”郭德胜说。

大桥村2万多亩地,有1.5万亩适宜种黄芪。这几年,种在山顶上的黄芪越来越多,价格也节节高升,供不应求。2013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20户农民的3000亩黄芪加入合作社统一管理。2016年,大桥村在裴村乡第一个脱了贫,全村437口人人均黄芪种植面积20亩。

逮着机会的张吉不甘落后,去年成了独龙村第一个种芪超过100亩的人。这100亩有多少收成呢?郭德胜帮着算了一笔账:“种下五六年后可以刨,每亩产1500斤,按今年价格每斤15元,减去人工等成本3500元,每亩收入近两万元。到2020年后每年挖20亩,老张家每年收入40万元。”

近几年,黄芪成了浑源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近30万亩,其中规范化仿野生种植面积16万亩,野生抚育面积12万亩,黄芪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大桥村今年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计划将黄芪进行精细加工。

日子一天天变好,“家用电器”的辛酸也早已成为历史。如今,张吉家里冰箱、洗衣机、电脑等一应俱全。

“山上用过的东西就剩这么个家伙了。”张鲜平拍着一个老木柜子说。一旁,满脸笑容的张吉开始琢磨着买辆车,“山路不好走,就买个越野车吧。”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

标签:
黄芪乡村振兴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