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药香愈浓 产业愈旺 农民愈富

2018-08-09 09:35:05    来源:柳州日报

原标题:药香愈浓 产业愈旺 农民愈富

——走访各县中药材种植一线看柳州产业扶贫新增长极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我市的答案是发挥本地自然环境优势,逐步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柳州产业扶贫新增长极。市农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主要品种有罗汉果、厚朴、草珊瑚、栀子、金银花、灵芝、百合等。2017年全市种植面积为8543公顷,产量3.5万吨,销售金额近5亿元,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市各县中药材种植一线走访了解到,中药材种植在我市农村已成为一项既可提升农民自身种植技术和发展能力,又可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并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脱贫致富

国人对中药的感情深厚,信任度很高。依托深厚的中医文化,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让山区农民收入得以提升。

在融安县泗顶镇振彩村,金丝黄菊正在发挥脱贫致富效应。振彩村村民刘敏一边为金丝黄菊除杂草,一边和记者算了一笔实惠账:家里的部分土地流转出去后,每年可获土地流转费500元;家里人在中药材种植企业务工,每天工作8小时得100元工资;加上参与种植的分红,家中每人每年可获3700多元的收入。

在融水县洞头村,益海中草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黄海与市里一家药业公司新签的4000亩钩藤和2000亩黑老虎的中草药购销合同,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种植钩藤可让参加合作社的村民一年至少获纯利润4万元。黄海的欣喜,与他同县的同练瑶族乡如劳村村民李明山很有体会,这些年村民先后种植了七月一枝花、白芨、黑老虎、心叶百合等中药材,带动了村里50户230人脱贫致富。

在柳城县大埔镇同境村古婆屯,种植户王伟种植的中药材牛大力长势喜人。牛大力的生长周期长,并不能快速见效益。为此王伟延展了牛大力的产业链,培育出牛大力“药材鸡”的短期养殖计划。“吃了具有平肝、润肺、强筋活络等功效的牛大力,‘药材鸡’毛色鲜亮,体格精壮,能卖到80元/公斤。”王伟说,效益越来越好了,就要成立合作社,把乡亲们拉进来共同致富。

产业平台广阔

未来值得期待

虽然中药材种植已让部分农民初尝甜头,但就整体来说,中药材种植产业方兴未艾。目前,我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规模小,组织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低,种植户分散经营,缺乏有效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市主要抓住了“产”“销”两个关键点,为中药材产业打造出广阔的平台。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产”就是要保质保量。我市各县正结合实际,以“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扩大产业规模。三江县在富禄苗族乡和斗江镇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带动农户种植。融水县建设了连片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解决药材资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等问题,使这些基地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特别是融安县,已形成“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协会+农户”的青蒿种植模式,2017年全县青蒿产值达1072万元,参与种植的农户户均产值就有6687元。

“销”就是要保证销路,不让中药材的效益“烂”在地里。我市积极引导、鼓励本市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和国内知名医药集团公司在柳州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按照要求兴建自己的药源基地,进行产业化生产。比如,不少药企已在融安、三江、融水等县部分乡镇建立了青蒿、灵芝、百合等种植基地。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种植规模小,难以吸引更多的药企、药商,继而缺乏企业带动,已经成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柳州中药材加工产业要加紧推进。

对于中药材加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性,融水县杆洞乡贵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贵田深有体会。他说,近些年合作社开拓了茯苓、灵芝、天麻等中药材配套深加工销售等经营生产活动,带动近500户贫困家庭创造了近3000万元的产值。

据悉,当前柳州一方面鼓励中药材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贫困县,帮助种植大户提升中药材种植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各有侧重发展适宜的品种,形成优势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发展。(来源:柳州日报)

标签:
乡村振兴广西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